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十三五”規劃綱要更是將大數據作為重大戰略實施。而百姓已經感受到“大數據”洶涌襲來。春節前后,密集發布的消費、出行、旅游、醫療、金融等各種大數據,為百姓的“決策”提供了依據。專家認為,其革命性意義在于為人們的認知、判斷、決策提供了嶄新的工具,它將改變政府的運行、監管模式,助推經濟結構調整,更加便利百姓生活。
大數據在我國已成為一個新興產業,應用的重點領域集中于金融、通信、零售、醫療、旅游、政府管理等。作為產業,大數據已經形成初步的產業鏈條,可細分為數據資源型、技術型、應用型三大類別。代表企業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同時也誕生了一批創業型公司,如已登陸新三板的迪派無線、多牛傳媒等。
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5年這一產業規模已達到102億元。據申萬宏源測算,10年后大數據技術可撬動萬億元級的GDP。
有了大數據的支持,政府管理工作將會更高效、精準、科學,并能有效約束公職人員、監督公共資源的使用。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7月發布的《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指出,大數據“有利于政府充分獲取和運用信息,更加準確地了解市場主體需求,提高服務和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同時,大數據也正在創新經濟運行模式,將對經濟轉型升級產生重要意義。大數據將促進市場資源配置的高效與優化,推動企業從粗放式生產轉向“以用戶為中心”,激發創業創新熱潮。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任偉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將更加激勵國內企業利用大數據挖掘增長潛力。
如今,傳統的生活模式正被深刻影響。大數據已滲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柴米油鹽、吃穿住行、學閱娛賞……
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認為,許多人都在無意識當中已經使用數據做決策了,出行前查路況、在手機軟件上找附近餐館……同時,每個人也成為大數據的數據源,我們使用互聯網的行為,都會產生數據。
當你打開曾經瀏覽過的網頁,都會自動彈出“猜你喜歡”,而“喜歡”的東西都是平臺根據你以往看過、買過留下的“痕跡”,經數據分析篩選后推送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會讓商家更快更高效地實現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各種服務。
大數據讓百姓生活更智能更健康。廣東、上海、重慶等地智能公交站牌已經“上崗”,它通過匯集道路、公交實時信息的大數據終端,及時發布公交車什么時候到站,所去方向是否擁堵,車上的人多不多……
另外,還可通過穿戴設備將相關數據傳至連接的后臺,經過數據終端分析,告訴你運動及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