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一時間,各地聞風而動。廈門棋先一著,提前布局大數據產業。眼下,一個目標國內一流、產業鏈規模千億元的大數據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已經雛形初顯。
已初顯國內一流水準
由于搶占先機,廈門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已初顯國內一流水準。
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確定的首批復制創新機制名單中,廈門“多規合一”名列其中。而拆解“多規合一”的生成模式會發現,其前提是必須擁有一個大數據平臺,打破部門藩籬,實現信息共享,從而避免規劃和職能“打架”。
“這就是廈門大數據產業規劃和成熟應用的經典案例。”廈門市信息技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上官慧柏說。
廈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下屬的廈門市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加掛廈門市電子政務中心,這也是廈門的數據核心樞紐。依托廈門市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廈門集中規劃、建設和運維全市信息資源,形成了一個數據共享平臺,政務內網和政府外網兩張網,市民庫、法人庫、空間地理庫和道路視頻庫等四個數據庫,政務云、交通云、教育云和醫療云四朵云。目前已建成搜集存儲的信息記錄超過260萬條。
依托政府部門在這里相互開放的數據,“多規合一”形成了集中廈門所有規劃的“一張圖”。
數據采集、共享和開放均取得顯著成果。平臺接入39個政務部門,累計服務調用超過1.5億次,年交換量超過800G,實現了“二代身份證照片共享”“人口數據核查”“企事業單位信息核對”“行政區劃地名核實”等。政務云已部署27個政務部門的近百個應用系統,及全市70%以上的信息化項目;交通云“微信平臺”在全國首創,教育云試點覆蓋翔安區全區86所學校1337個班級及同安基礎教育;醫療云支撐300多家醫療機構的硬件和辦公,及全市統一預約掛號、公共衛生、慢病管理等業務系統的集中部署,為全市330萬人建立了市民健康檔案。
這是廈門官方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縮影,在民間,大數據產業更是暗流涌動。
創業板上市公司廈門美亞柏科正著手建設“互聯網大搜索”“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和“信用體系”三大數據平臺。“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已經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合作開發,怎么應用還在探索之中。
在移動大數據應用領域,如4399網頁游戲、美圖圖片處理和視頻分享、美柚、同步推等在細分市場均位列全國領先。
“廈門的大數據應用和產業起步較早,數據積累和共享開放水平較高,移動互聯網企業聚集,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廈門市經信局局長柯繼安評價認為。
2020年實現產業規模850億元
大數據產業的特色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布式挖掘,它必須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和云存儲、虛擬化技術。
目前流行的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大數據營銷等僅僅只是大數據應用的開始,未來的開發雖然充滿未知,但前景令人期待。5月21日開園的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在建的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以及入駐該園的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社會和企業云)等一系列重大公共項目都孕育著全省各地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數據信息,而在于對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大數據產業的盈利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增值。目前,它的開發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長尾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做服務轉型;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
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要求在政府層面推動大數據應用。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于8月19日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的一周之前,廈門市政府常務會議就先行審議通過了《廈門市大數據 應 用 和 產 業 發 展 規 劃(2015-2020年)》。
按照規劃,到2020年,廈門要建成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大數據示范應用項目,政府大數據融合開放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大數據應用全國領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產業效益顯著,形成大數據產業布局、項目聚集、資金配套、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格局,建設成為區域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
規劃明確,到2018年,廈門大數據產業實現產值規模500億元,形成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50億元以上企業3家、10億元以上企業12家,帶動相關產業新增銷售收入超過1000
億元。2020年廈門大數據產業實現產值規模8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新增銷售收入過1600億元。
按照廈門市市長裴金佳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時提出的設想,未來,將加強對各種數據的統籌、更新和應用,學習先進地區的做法,推進政府大數據的開放和價值開發,提高大數據的使用價值,推進政府大數據融合共享、智慧民生大數據應用示范、社會治理大數據應用示范、“大數據+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化等五大工程設計,推動13個項目落地,引領廈門大數據應用快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