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人的AV《來自星星的你》和腹黑大劇《紙牌屋》火了。然而《紙牌屋》火的比較有技術含量點。說白了,就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勝利。
比起號稱 “女人AV”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以下簡稱《星你》),《紙牌屋》火的原因顯得有技術一點,比如一篇文章分析認為:基于3000萬北美用戶觀看視頻時留下的行為數據,Netflix預測出凱文·史派西、大衛·芬奇和 ‘BBC出品’三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電視劇產品將會大火特火 。說白了,《紙牌屋》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勝利。
但我認為所謂大數據其實是個噱頭——當大衛·芬奇、凱文·史派西、BBC再加上“宮斗”,這樣的電視劇會火還需要用數據來預測嗎?光拿出前兩位的名字,在電影圈已經是頂級陣容了,不火才沒道理。
大數據的外衣?
樂視網高級副總裁高飛、儒意欣欣圖書總經理林苑中以及制作人加評論人譚飛,這些“圈內人”的看法也基本是一致的:《紙牌屋》確實披著大數據的外衣。筆者認為,與其說《紙牌屋》的成功,是因為一次性把全部劇集推送給用戶的營銷策略,還不如說是因為其在影視制作本身的成功。
綜合以上三位圈中人士的看法,這種成功可以歸結為三個層面:
1、好的故事。
作者邁克爾·道布斯本身就是政治家,寫出來的故事自然比宅在家里意淫的宮斗戲精彩。
2、創作班底和演員。
導演和主演本身不用多說,都是電影圈中的妖怪級人物。細節地說,以往電視劇和電影里的心理描寫可能需要畫外音輔助,但在大衛·芬奇指導下,《紙牌屋》的鏡頭和劇情就能讓觀眾有現場感和參與感。
3、制作比較嚴謹。
場景與人物想法的結合一絲不茍,毫無紕漏之處。
樂視新“視覺”
在國內,視頻巨頭樂視網顯然沒有錯過這出“好戲”。
據悉,樂視網花大價錢購買《紙牌屋》的版權(網絡版權在搜狐視頻),據稱所花的錢和搜狐的不相上下,但高飛并沒有透露具體的金額數字。對此高飛的解釋是,樂視認為2013年是大屏互聯網元年——智能電視價格下拉后開始普及的一年,所以需要引進更多精彩的影視內容。
事實是這樣的,對于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智能電視而言,在硬件(傳統意義上的電視硬件)、品牌甚至渠道等方面可能還沒辦法和傳統電視廠商們硬拼,所以才需要把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和服務推送給用戶——并以此提升電視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于是就有了在視頻網業內比較有差異化的口號,如“看電視大片來樂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飛認為,也許在年輕人的用戶覆蓋上,樂視和優酷、愛奇藝相比沒有優勢,但因為有了智能電視,可以讓樂視的用戶覆蓋到30歲~50歲或者更高的年齡段。
影視作品怎樣才會火?
利用數據、人脈、營銷、技術等資源有效整合,《紙牌屋》的成功是影視本身規律的成功。從運營角度而言,《紙牌屋》和《星你》很不同:《紙牌屋》是付費模式,《星你》是免費模式;前者可以一次性把所有劇集都放出來,而后者則是追劇模式。
對于《紙牌屋》的付費模式,高飛表示:第一可以帶動會員增長;第二既然付費了,一次性看多少集無所謂,所以一次性全釋放出來。但這種模式放到免費上,就一定有問題了。拿《星你》來說,電視臺要收視率,網站要流量,如果一次性放出來,即使流量最好的是第一集和第三集,但總流量是會受到影響。”
與高飛的解讀不同,譚飛的解讀則更有趣一些:“從心態上來講,《星你》屬于意淫化的東西,它得有一個醞釀過程,觀眾對男女偶像的想象需要足夠的空間。至少回去要做個夢,讓男/女主角幻化成自己。如果一次性全部釋放的化,一天內觀眾會消化不了。而《紙牌屋》不同,它本身就是一個連續情節,一個政治的設計,所以觀眾希望可以一次看完。”
目前,儒意欣欣圖書總經理林苑中稱旗下出版的《紙牌屋》已經脫銷。在他看來,現在是生活和消費的碎片化時代,所以對出版業而言,最嚴峻的問題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找到熱點和缺口。所以林對《紙牌屋》脫銷原因的判斷標準非常簡單:高人氣、高水平、高熱度。其中高人氣來自視頻網站播出形成的流量;高水平來自作者本身就是政治家的紅利;高熱度來自大數據外衣下的傳播熱點。
在譚飛看來,或許《紙牌屋》會重新讓人們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才是影視作品成功的規律?“過去我們只是單純地依靠藝術家一拍腦門地突發奇想‘我拍個戲一定火’,然后制造作品。但今后投資人對這種 ‘情況’就會謹慎些,我們必須尊重現實,尊重進步的科技,尊重網絡普及所帶來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