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風險控制幾乎已成P2P平臺統一口徑的時候,信而富CEO、統計學博士王征宇提出了一個限定條件:要看借款金額大小。
王征宇是P2P平臺信而富創始人,信而富母公司CRF已成立15年,為國內一半以上全國性銀行提供評分、系統、資訊服務。在此之前,王征宇在美國從事消費信貸管理,負責控制信貸風險。
目前,中國的P2P機構面向的服務范圍以10萬元以上的大額為主。王征宇認為,在超過10萬元的P2P信貸,“大數據”并不能作為風險評估的手段,風險評估主要手段應是完整的資產負債評估,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抵押和擔保。
“如果說你的業務范圍是在10萬元以上,甚至幾十萬元,那么大數據跟你幾乎沒有什么關系,風險控制手段主要是現場進行凈值調查、企業財務分析,并用抵押擔保手續。” 王征宇表示,“大數據在這部分領域只是一個忽悠的說法。”
王征宇認為,當違約金額超過違約成本,即使借款人具備還款能力,也可能為了金錢利益鋌而走險、造成壞賬。這一臨界點,就是大數據在風險控制中可以起效的分水嶺。
征信局數據可以顯示出借款人的還款意愿、還款能力和還款穩定性,而大數據可以回答的問題是“你是誰”。換言之,社交媒體通過個人暴露出的信息,可以界定借款人的職業、日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在傳統信用卡1萬到10萬塊錢的領域,獲取征信局的數據基本上可以解決問題,如果借款資金集中在500-5000塊的小額領域,則大數據可以發揮效用。原因是,在一個正常社交生態圈里面,“欠幾百塊錢不還”對名聲造成的負面影響,遠大于這部分錢帶來的收益。
在信而富平臺上,10000元以下的貸款占38%,1-3萬的占12%,3-6萬的占32%,6-10萬的是15%,10萬以上是3%。那么,對相對大額的P2P借款金額,在現有征信數據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對風險進行管理?信而富采用的辦法是廣布全國的分公司據點。
目前,信而富在全國各地成立70個分公司, 2015年會開設到100個,2016年會有200個,主要作用是為了解決邊遠人群的貸前咨詢、貸中調查和貸后管理。
Lending club去除了金融借貸的中介成本。但是美國經驗被復制到中國本土時,卻遭遇水土不服。原因是,美國P2P興起依賴于三個非常重要的行業:信用卡行業、征信局業務和決策技術。在美國已充分發展的這三大行業,在中國只走了5-10年的歷史。
王征宇表示,美國P2P業務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信用卡持卡人群優化信用卡債務,但信用卡市場在中國只發展了5-10年,仍未形成成熟市場。
更嚴重的問題是數據的匱乏。一方面,征信數據不完善,美國有三大征信局,覆蓋美國80%以上的人口,在充分發達的征信技術體系下形成了美國的P2P機構,但在中國,征信服務體系覆蓋范圍只有20%;另一方面,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仍然有大量邊陲地區的人群,極少有接觸網絡和金融的機會,小額借貸需求難以被滿足。
“80%的人群沒有被覆蓋,對那些人來說,他們沒有手機、不上網、甚至不認識字。”王征宇說,對這部分人群,只能通過外訪手段進行實地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