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距離人類智慧有多遠?
“與人類智慧相比,人工智能在創造力方面明顯不足,無法創造出從未出現的作品,也不具備舉一反三的遷移學習能力,在歸納總結方面也與人類有明顯差距。”騰訊副總裁姚星在論壇上表示,騰訊的終極目標是打造擁有決策能力、認知能力和生成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
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之父”圖靈認為,當機器擁有人類智慧時,就成為了通用人工智能,對于這種“智慧”的終極追求,近年來最大的突破是在圍棋領域,而騰訊對人工智能的探索也始于圍棋。“騰訊的AI是個從簡到繁的一個過程,我們最早從絕藝圍棋系統開始,慢慢發展為多維度3D系統,最后目標是實現從虛擬世界到現實世界的遷移能力。”
騰訊正在研究的虛擬人Siren便預示著下一代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的發展方向。據介紹,和一般虛擬人物不同,Siren的所有動作表情都由實時捕捉以及實時渲染形成,綜合了人工智能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理解等多模態能力,在眼神、表情、感知、情感等方面達到人類水平。
助力產業升級,優圖發布AI智能硬件
作為騰訊旗下四大AI實驗室之一,不久前騰訊優圖實驗室升級為騰訊計算機視覺研發中心。在本次人工智能分論壇上,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分享了優圖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在安防、零售等行業中的應用,并發布了三款人工智能硬件。
據吳運聲介紹,在交通領域,優圖在2018年推出了天眼智能交通平臺,面向交通安全、交通治理等場景提供智能化車輛識別、路況分析與檢索服務。在零售領域,優圖聯合騰訊云推出了騰訊優Mall智慧零售系統,助力商家打造“知人知面更知心”的智慧門店。在工業領域,優圖推出了工業自動化排檢系統,基于該系統,華星光電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前提下,減少了60%的工廠質檢人員,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發力AI醫療,騰訊推出智能顯微鏡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從簡單的預問診向更深層的病例分析方向發展。
據騰訊AI Lab人工智能醫療專家姚建華博士介紹,病理是診斷、預后和指導癌癥治療的金標準,而我國病理醫生嚴重不足,2017年全國所需病理醫生達11.9萬,而經過訓練的病理醫生僅有1.7萬。
為解決上述矛盾,騰訊開發了病理AI技術,從三方面輔助醫生更高效、更準確地分析病理樣本。第一是基于AI技術的病理診斷模型,能夠提高微小病變和疑難病例的識別能力。第二是基于AI的病理預后預測模型,能夠預測5年總生存率等。第三是病理組學,能夠挖掘病理特征和診療之間的關聯性。
最后,姚建華博士介紹了騰訊正在研發的智能顯微鏡。為傳統顯微鏡增加人工智能技術后,智能顯微鏡能完成識別、檢測、定量計算和報告生成等任務,輔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度。同時,利用增強現實技術,智能顯微鏡還能將檢測結果實時顯示到顯微鏡目鏡中,及時提醒醫生,又不打斷其閱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