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AIKMA認為,現在每個行業都受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包括線上線下的融合創新,這意味著很大的挑戰,且這種挑戰以及趨勢會繼續。如果我們想要回應及適應、改變,就要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技術、產品。
David AIKMA表示,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思維都很不一樣,比如說怎么樣去管理英特網的概念不一樣,還有人工智能技術的道德問題。大家差異那么大,因此必須意識到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對技術如何管理、思考,必須要意識到并進行反思。而在這些分歧之外,不同區域,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階段進行合作。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世界經濟論壇的主要任務是希望能夠推廣全球化,我今年在天津達沃斯的時候,碰到你,當時也說了相同的事情,對于美國來講,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不可能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貿易體系,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在三十年之后,美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那些藍領的工人,居于最底層的工人沒有從全球化當中受益,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知道有很多的工廠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假如,展望未來,看一下未來的世界貿易體系,這種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由美國所發起,你覺得美國將來應該怎么樣做?
David: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及時的問題和討論,因為我們在冬季達沃斯的主題關于全球化4.0,應該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架構,而且現在大家面臨著很多的矛盾和沖突,其實在八十年代,我們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也意識到全球化沒有惠及到所有人,有一些可以進行改革的人和國家都可以受益,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國家通過改革,為國家帶來了繁榮,也對全球做出了貢獻,國民的生活水平大為提高。現在也在探討美國國內或者其他國家的不平等。有很多行業也受到了技術的挑戰,可能對他們來講,技術帶來挑戰更勝于全球化,因此責備技術沒有什么用,因此大家會責備另外一個國家。
現在不僅中國在改變,全球也在改變,而且我們看到技術比如說英特網、大數據等等,基本上現在每個行業都受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它就包括線上線下的融合、創新,其實對每個行業來講,都意味著一個很大的挑戰,這種挑戰以及這種趨勢會繼續,如果我們想要回應及適應、改變,即要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技術、產品,因此很多的政治家會談到目前改變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速度非常快。我認為這意味著想改變這種情況,其實你必須要改變自己,以前的那種形式的方式,你的這種發展規劃可能已經行不通,必須要去改變,必須要知道現在技術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再進行改變。
當然世界在改變,企業也在改變,主要是由于技術的變化所帶來的,這意味著我們管理的公司、領導的公司都應該發生變化,在中國、國外也好,對此有非常多的談論。
第二點,必須要意識到在全球化的新時代,我們生活的不僅僅是一個多極化的時代,看到中國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因為它的經濟體量非常大,給經濟文明也作出貢獻,而且我們在多概念的世界當中生活,因為像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我們的思維都很不一樣,比如說怎么樣去管理英特網,大家的概念不一樣,還有人工智能后面的道德問題以及技術的道德問題,大家差異那么大,因此必須意識到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概念和思維方式,意味著我們對于技術怎么樣進行管理、思考,必須要意識到對此進行反思。
然后在這些分歧之外,有沒有哪個區域可以進行合作,在過去有這樣的一種趨勢,我們覺得現在正在處在一個向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市場轉變,到時候大家目標一致,最后朝著同一個方向在走,其實并不是這樣。
比如說中國在進行“一帶一路”,大家知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階段非常不一樣,因此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未來的道路。當然現在因為大家加強了聯系,因此溝通也增加了,中國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開放平臺,中國比如說在企業這一塊,我們看到有阿里巴巴、滴滴和騰訊,都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這種開放的平臺作用非常大,其實可以幫助大家進行觀念上的分享和傳統的商業模式來講,因此很想看到“一帶一路”將會怎么樣發展,世界經濟論壇也希望能夠去看到比如說現在發展怎么樣和綠色發展結合起來,能不能更加開放、具有持續性、兼容性。
過去的四十年,我們一直和中國的領導層積極接觸,希望能夠讓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當中,一種更有成效、建設性的方式融入,這也是我們一個作用。今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時候作為智庫,也會邀請很多專家來分享他們的看法,我相信中國在多元化、多極化的世界里面,一定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更加公平、開放,以及更加可持續性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