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AI作為代表一個未來時代的新技術,正與各行各業融合產生新化學反應。在中國,整個智能家居行業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熱潮,幾乎所有入局者都扛起“Smart Home”大旗,將人工智能和智慧家庭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不斷的更新迭代,AI在智慧家居的應用有望走向爆發的臨界點。
人工智能潮已洶涌而至
2018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走向了新的高潮。“AI+”行業商用落地的速度不斷加快;從出行、金融、醫療到智能家居等,市場和需求愈發細分。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醫療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達到232億美元,中國市場占27%。其他如無人機、智能家居、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金融也發展較快。
首先,以智能家居語音交互終端為代表的硬件,走進千家萬戶并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帶有麥克風、攝像頭、屏幕或更多傳感器的智能終端出現,具備聯網、交互、語音、視覺等能力的硬件設備類型也更加多元,同時也推動著人機語音交互技術不斷更新迭代。
其次,AI將在服務機器人領域迎來突破。早在2015年就已經有大量企業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展開相關布局。從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結構上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0億元,占比29.4%,服務機器人背后是線下零售店,配送服務、家庭兒童教育等多種落地場景的日趨成熟,包括京東、美團等巨頭在內,都在嘗試讓這種方式真正參與到商業日常中來。
再次,安防行業是人工智能在視覺領域技術最直接的應用。AI的助力使得計算機視覺技術為家庭安防產品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與傳統攝像頭相比,智能攝像頭對畫面的識別更加精細,并因此能夠做出更多有針對性的響應。例如識別陌生的人臉,當陌生人闖入住宅時即可自動報警;識別車牌,令車庫門自動打開。有些智能攝像頭甚至兼具了語音助理的部分功能。這些功能在家庭、商場、學校等場景中都能發揮強大的作用。
未來,人工智能將以智能產品的形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智能硬件從可穿戴設備延伸到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智能汽車、醫療健康、智能玩具、機器人等領域。
家庭成人工智能爭奪第一入口
家庭作為人們使用時間最長、頻率最高的場景,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具有天然優勢,因此也成為人工智能爭奪的第一入口。眾多的企業已經開始發力。因此,家庭成為AI人工智能目前最火熱的應用市場,不論電腦廠商還是家電廠商,甚至互聯網應用廠商都紛紛投身AI技術、產品研發。在家電市場上,現在已經出現了多種人工智能產品,常見的就有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智能機器人之類的,甚至還有智能插座、智能臺燈、智能門鎖等等產品。
人工智能在家庭領域的應用推廣,輕松了用戶。由于人工智能與深度學校技術的植入,智能家居設備不僅可以實現語音控制,還可以學習用戶的生活習慣,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作為人工智能技術下的直接關聯產業,熱度勁增,這也將成為企業新的機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羅海勇認為,現代人多元化和品質化的生活需求,推動傳統家居制造業進行技術革新突破、提升產品及服務標準。智能家居為生活創造更多可能,帶來產業發展的無限希望。羅海勇預計,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34億。
同時,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測》指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840億美元,較2016年的720億美元增長16%。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系統和服務的消費者支出總額將接近960億美元,并在預測期(2018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達到1550億美元。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深度學習能力的提升,百姓對高水平家居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有望引爆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業內估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家電銷售收入將突破千億關口,達到1015億元。智能家居正在成為眾廠商下一個“藍海”。
AI有效落地成提升體驗關鍵
目前,我國智能家居整個產業鏈的引領者來自于中國主力玩家,其中不乏阿里、華為、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天團勢力。
除此之外,在我國家電企業中,長虹、創維、海爾等都在積極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家庭產業,其中長虹通過開放式的物聯網平臺,將人工智能技術、安防系統、智能服務、能源管理、CHiQ電視、空調、冰箱等終端產品等融入真實的小區及家庭環境,帶來全新的“產品+服務”體驗;創維展現了以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TCL則基于用戶對不同內容的需求,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對用戶喜好進行篩選和判斷,從而做出精準的內容推送。
不過這些只是目前智慧家庭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初級階段,未來,當AI與物聯網實現協同工作,包括如可穿戴設備和連接型家用配置設備,AI將成為推動智慧家庭落地的重要引擎。為了實現這些,有必要解決幾方面問題。
首先,技術和產品落地。我國廠商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尤其是圖像處理、語音操控等方面積累較多,但是適配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難度較大,因此,需要搭建人工智能操作系統,使產品落地。
其次,將AI和智慧家庭產業鏈進行緊密結合。目前智慧家庭領域的大部分智能設備仍處于“偽智能”階段,很多產品僅通過WiFi通信模塊提供了基礎的聯網控制,許多基于語音識別功能的人工智能功能都難以實現,更無法通過計算機算法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因此,需要考慮AI和智慧家庭產業鏈結合的實際操作性以及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