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兩人之間漫長且復雜的過往,這已導致多起訴訟,馬斯克此次提出收購另一家公司的目標,是想在他已經擁有或經營的六家公司(SpaceX、特斯拉、Starlink、Neuralink、X、xAI)之上,再添一員。他的目的是讓OpenAI回歸其最初的開源使命,即為所有人帶來AI福祉和AGI。
“現在是時候讓OpenAI回歸它曾經的開源、以安全為重點的正義力量了,”馬斯克通過其律師向《華爾街日報》發表聲明稱,“我們將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
此次收購對馬斯克來說也頗具個人色彩。2015年,他與阿爾特曼等9人共同創立并資助了OpenAI,但在2018年決定退出,隨后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公開批評者和商業競爭對手。2023年,他創立了自己的xAI初創公司,并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建立了一個龐大的AI模型訓練超級集群,名為Colossus。
馬斯克的雙面說辭
然而,控制OpenAI的收購要約似乎是對他未能成功贏得足夠用戶的一種默認承認。盡管他迅速且大量投資于打造競爭對手——比如嵌入在社交網絡X中的Grok聊天機器人,以及為第三方軟件開發者提供的底層Grok-2大型多模態模型和API——但他并未能像他及其合作伙伴所希望的那樣贏得眾多用戶。
這也表明,據稱正在訓練的Grok-3模型,盡管在X上的匿名AI謠言賬戶上被吹捧為行業領先,但可能并不像競爭對手(主要是目前的DeepSeek-R1和OpenAI的“o”系列模型)那樣先進或準備充分。
阿爾特曼本人也在馬斯克的社交網絡X上駁斥了馬斯克收購OpenAI的想法,寫道:“不,謝謝,但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用97.4億美元買下推特,”對此,馬斯克在另一條帖子中回應稱阿爾特曼為“騙子阿爾特曼”。
盡管一些記者認為,馬斯克的收購要約可能會讓OpenAI從非營利控股公司中剝離營利部門的計劃變得復雜——據稱這一剝離計劃的價格低于400億美元——但事實是,OpenAI的上一輪融資估值為1570億美元,因此這兩個價格都遠低于當前投資者買入該公司的價格。
并非不可能
然而,馬斯克成功完成此次收購要約并非不可能。畢竟,他收購推特(并最終將其更名為X)的提議也曾被一些媒體視為長賭,直到它真的發生,并可能通過推廣更多來自保守派和自由派影響者的帖子以及付費訂閱者,而不是過去的已驗證記者,從而改變了歷史進程,影響了2024年大選以及無數其他全球事件和個人的觀念/世界觀。
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尤其是在考慮到他在特朗普第二次就職日上的納粹式敬禮以及他對全球極右翼政治的支持后:如果馬斯克成功收購OpenAI,你還會繼續使用其產品(ChatGPT、Sora、DALL-E 3、其API以及各種其他模型和服務)嗎?畢竟,在馬斯克收購推特并采取支持特朗普和極右翼政治家的行動后,許多人和組織已經離開了X,轉而使用競爭對手的短社交發布平臺BlueSky和Threads。
我還應該急忙指出,盡管馬斯克推廣了我個人認為可惡的觀點和政治立場,但他的Grok AI模型卻比大多數其他競爭AI模型實現了更自由、更隨性的表達,尤其是在圖像生成方面——比如,我就是用它創建了本文頂部阿爾特曼的肖像。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值得稱贊的立場,可能表明收購OpenAI將導致模型受到更少的審查/限制,而我支持這一點。
企業網D1net(hfnxjk.com):
國內主流的to B IT門戶,旗下運營國內最大的甲方CIO專家庫和智力輸出及社交平臺-信眾智(www.cioall.com)。旗下運營19個IT行業公眾號(微信搜索D1net即可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在文章開頭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