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了2012年中期年報。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在運營規模方面,中國移動仍然占據龍頭地位,上半年運營收入達到2665億元,相當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半年收入的總和之多。但在增速方面,中國移動則表現不佳,運營收入同比增長僅6.6%,利潤同比增長更是只有1.5%,創下了13年來的最低值。
無疑,電信運營商的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其中,“傳統”色彩更勝一籌的中國移動表現的尤為突出。就記者了解,作為中移動主要增長動力的語音業務收入增速不斷下降,收入僅增長2.8%。曾經作為數據業務最大收入的短信業務,也已經退到第三位,營收同比下滑3%,數據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7%。
數字的背后自然是環境的驟變。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鄔賀銓在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2012首屆運營商終端與應用創新合作大會”上提出:盡管互聯網企業沒有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牌照,但會以IM(即時通訊)等無需牌照的方式蠶食和分流基礎電信業務。電信運營商的霸氣正在被互聯網企業一點一點地磨掉。
此外,原郵電部部長吳基傳亦表示對電信運營商的格外擔憂,他認為,未來電信業格局將由三個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變成運營商面對新興互聯網運營商、IT設備商之間的“大三角”競爭,并且在應對市場變化靈活性等多個方面,電信運營商嚴重落后。
“小三角”遭遇“大三角”競爭
2012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收入增速平平。中國移動為6.6%,中國電信為11.2%,最高的中國聯通也僅為13.3%。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這一成績黯然失色。
同一時期,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的收入增幅均超過50%,其中騰訊達到54.3%,百度第二季度收入增幅更高達69.6%。不僅是發展速度,互聯網企業的利潤總額也開始將電信運營商甩在后面。今年上半年,騰訊的凈利潤達60.496億元,是中國聯通的近兩倍,而其運營收入還不到中國聯通的五分之一。
更讓運營商備感壓力的是,騰訊的即時通信服務月活躍賬戶數達到7.836億戶,同比增長11.6%,騰訊主導的微信還在今年上半年新增了視頻和語音通話服務。
鄔賀銓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微信、米聊等與QQ、MSN不同,具有深度綁定手機通信錄的特征,對短信等有較強的替代能力。從2011年年初至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達1億,手機用戶的人均短信流量下滑了7%。
照此比例下去,360董事長周鴻祎曾經悲情預言,不出兩年,微信就會取代電信運營商的短信、彩信業務。
當然,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中的失利并非周鴻祎一家之言。此前,吳基傳亦強調,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將進入后互聯網時代。他解釋稱,我國電信行業已經不再是原有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所構成的“小三角”的競爭;而是面對著由電信運營商、新興互聯網運營商、和走向服務的IT設備商所構成的“大三角”綜合服務中的博弈。
事實確是如此。當前,運營商面臨最大的威脅便是免費電話沖擊。傳統的電信商業模式是運營商通過提供服務向客戶收費的單向收入模式,互聯網的包月模式使得在包月網速或瀏覽限度內的各種通信不再另收費。后者自然受消費者歡迎。
更鮮活的案例是,Android的新版本的用戶可通過WiFi以電話到電話方式免費通話,還支持免費短信。蘋果的iMessage及時通信軟件支持免費短信,Viber支持免費電話,FaceTime支持iphone和ipad用戶的免費電話以及視頻通話。這一方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推崇。
值得玩味的是,在傳統電話業務時代,運營商可獲得高達70%的利潤。然而如今,在移動互聯網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間企業撬取了很大一部分利潤空間,這如何不叫電信運營商緊張。
基于此,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副總經理袁利華對記者談道:“終端產業,對于運營商來說,應該是變得比什么時候都重要了。”依靠數據流量,成為運營商覬覦的方向。
運營商如何布局移動互聯網
讓鄔賀銓頗為欣慰的是,運營商在組織結構上開始學習互聯網企業的模式。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通常采用集團、省、市三級體制,而互聯網企業通常是扁平化、專業化分工。
據了解,此前為應對互聯網產業的競爭壓力并豐富內容應用產品,中國電信陸續在南方成立了八大產品基地,以打造自主經營的移動互聯網核心產品。八大基地包括:天翼閱讀基地(浙江)、協同通信基地(浙江)、物聯網基地(江蘇)、愛游戲基地(江蘇)、愛音樂基地(廣東)、視訊基地(上海)、天翼空間基地(成都)和動漫基地(福建)。據悉,中國電信計劃將這些基地獨立出來成立互聯網公司,以高回報、高激勵去承擔高風險。
而中國移動八大基地此前也在省公司管理之下,現在計劃要分拆出來成立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在這之前,已經成立了中國移動國際公司、中國移動終端公司以及政企公司。
袁利華表示,中國移動未來將在以下幾點發力:高中低端協調發展,實現在旗艦智能手機、多媒體智能手機整個產品鏈中,多品牌、多價位覆蓋用戶需求;開放合作,吸引更多廠商參與TD市場發展;加強對產業鏈的服務支撐,促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采用開放、合作、共贏的業務預置策略;開展全渠道建設,提升終端銷售水平。
聯通方面則把重點放在千元智能機上。中國聯通市場營銷部公關管理處負責人認為,現在大部分終端全是智能手機,未來占比達到80%是沒問題的,保守估計也就是5億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用戶規模,這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上述聯通負責人的推測并非空穴來風。今年中國手機供應商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1.46億部,占手機出貨量的51.9%,已超過功能機。而在2011年,國內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僅僅占26%。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應用創新,并使得業務向移動互聯網延伸,加快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鄔賀銓強調,從窄帶到寬帶,從3G到LTE,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不僅是網絡設施和技術的演進、帶寬和使用方式的變化,還會帶來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電信運營商需要從多方面向互聯網企業學習,以創新加快轉型。
但也有分析認為,嚴重同質化已成為當前運營商互聯網化最大的問題。稍加觀察不難發現,各家的增值業務無外乎都是應用商城、閱讀、音樂、動漫、云計算、游戲等等。倘若真正獨立運作,拋開各自的運營商背景和用戶優勢,這些業務作為純粹的移動互聯網業務投入市場,必然將正面遭遇,再加上已有的其他移動互聯網公司,競爭白熱化是毫無懸念的。
2012年上半年,三大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速平平。中國移動為6.6%,中國電信為11.2%,最高的中國聯通也僅為13.3%。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這一成績黯然失色。同一時期,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的收入增幅均超過50%。而數字的背后,折射的是市場環境的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