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信小程序再次刷爆了朋友圈并收獲眾多好評,很多人期待著微信小程序將帶來一場革命,有人說有了小程序手機上很多APP都能卸載了。難以否認的是,騰訊確實非常擅長產品,張小龍也是頂級的產品經理,但是產品的成功必然是站在戰略正確之上的,而微信小程序就是一款戰略產品。
但是,我認為目前來看,微信小程序并沒有發揮微信的優勢,有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的樂觀只是對騰訊產品能力的信任,而可能只是一時新鮮,就像之前也引起熱議的企業微信一樣。
微信想成為什么樣的工具?技術工具
很明顯,按照張小龍的說法:“微信是一個工具。”并以此闡述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在很多APP想法設想“挽留”用戶延長使用時間的時候,微信的這種做法顯得十分傲嬌,不知道一直加功能的支付寶怎么想。但是,很明顯的,微信肯定不是希望自己成為像支付寶這樣的支付“工具”或者墨跡天氣那樣的查詢天氣的“工具”。
微信是想成為眾多APP或開發者的工具,是面向B端的工具,也就是說,微信是想成為像window和安卓這樣的“技術工具”。而微信小程序的定位是安卓手機上的APP,微信的定位是安卓,雖然張小龍的說法是“用完即走”,但這是對于APP而言的,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要一直用著微信,就像安卓一樣,不管是是否能夠感覺到。
所以,微信并不是想讓你真的“用完即走”,而是想讓你一直用著微信,離不開微信。這種設想的目的是,延長微信作為產品的生命周期。每一個產品或商業模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就像微信之于QQ,亞馬遜之于ebay,現在Facebook也開始擔心Snapchat了。但是,技術的生命周期是遠比產品和商業模式長的,甚至產品迭代的動機就是技術,特別是底層技術。所以,微軟近些年雖然看起來沒有太大創新,但一直也能夠靠賣系統賺錢,因為技術的更新是緩慢的,安卓也是類似的。
對于微信而言,實現從產品到技術的跨越,就是為了避免微信的“產品式”悲劇。因為雖然騰訊實現了QQ到微信的過渡,但是如何保證騰訊能夠押中下一個社交產品?
這種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微信是否能夠實現成為技術工具的愿望呢?
微信不是技術工具:沒有連接,就沒有價值
一種技術之所以能夠成為技術工具,在于其技術的優勢,但微信的優勢并不在這里。微信并不是工具,而是社交產品,微信的價值是建立在社交的連接之上的。如果沒有社交價值,那么誰還會用微信支付呢?
我們可以對比之前的企業微信和公眾號來說明這一點。企業微信是獨立于微信之外的,與微信幾乎沒有關聯性,這款產品的意義也主要是阻擊競爭對手“釘釘”,或者說是連企業級市場也不愿放過。但是這款產品因為沒有利用微信的社交屬性,所以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微信公眾號是基于微信而面向B端的功能,其結果是在微信的生態中引入了新的利益相關者,同時又不犧牲客戶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實現了各方的共贏,同時壯大了微信的生態。可以說,微信公眾號確實是具備創新和實用的功能。
微信公眾號和企業微信的差別,就在于是否利用微信社交帶來的連接優勢。如果新的功能無法借助微信的優勢,比如小程序的“用完即走”以及需要借助“搜索”才能看到,那么小程序就不會引起各方的參與,因此也就沒有什么意義,甚至還不如服務號更有價值。
“小程序”會給企業帶來什么?
接下來我們具體分析微信小程序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的價值,進而分析企業可能的做法。
1、線上平臺類企業會青睞小程序嗎?
首先我們分析做線上平臺的企業,比如網站或APP,以美團、京東等為代表。對于平臺型企業,最有價值的是用戶,并且他們總是希望用戶能夠較長時間停留在平臺上,“用完即走”并不是他們想要的。小程序對于他們而言,功能和內容上是不夠的。但是,這類企業也都有公眾號,很明顯的是,公眾號的目的是利用微信龐大的客戶群體導流。如果有了小程序,他們的心思也是一樣,所以微信小程序會成為這類企業的導流工具。雖然小程序現在沒有分享等功能,相信他們會想盡辦法利用小程序的,如果不能,對于他們而言小程序就沒有價值,應用場景太過有限。
2、線上工具類企業如何看小程序?
那么支付寶、墨跡天氣之類的工具類產品如何對待小程序呢?支付寶就不用說了,肯定不會有小程序的,那么其他的呢?其實,很多工具類產品都面臨著工具化的困境,也就是說,“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導致產品變現能力有限,于是,他們也是希望用戶長久停留,并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比如,支付寶接入口碑,屢屢嘗試社交。
因此我認為,線上工具類產品和平臺類的想法是一致的,也就是導流。也就是說,原本有APP的企業依舊會以APP為主,此次微信小程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畢竟微信不如安卓更可靠,這就導致企業不會押注于小程序。
3、傳統企業是否會認可小程序?
其實,按照小程序的設想,小程序是以二維碼作為入口的,而二維碼肯定主要是在線下啊,那么小程序是否會引起實體企業的青睞呢,比如餐飲店。試想一下應用場景,到了一個火鍋店,掃一下二維碼就能實現排隊、點餐和支付功能,“用完即走”不留下痕跡。
那么,這與公眾號有什么區別呢?大部分功能公眾號也是可以實現的,并且公眾號還有關注功能,這是小程序沒有的。而對于餐飲店來說,他們也是希望通過客戶關注微信公眾號實現連接的。所以這就暴露了小程序的心思:
小程序不是給商家引流,而是借助商家線下流量引導到線上,但是又不希望像公眾號一樣將線上流量回饋到線下。簡單來說,小程序想要借助實體店線下流量,但是不給予流量上的“回報”,而僅僅是技術上的“回報”。但是這種設想很明顯低估了實體企業的智商,在權衡之后,原本用公眾號實現所需的商家應該不會花費額外的支出開發小程序去實現一個“不平等”的功能。
所以,通過分析我們認為,當微信想要成為技術工具時,各方覬覦的依舊是微信的流量。對于互聯網公司,小程序可能會使地推變得容易一些,而如果目標是傳統企業的話,微信與其推出小程序,不如優化服務號。當然,目前小程序剛推出第一版,說不定后續還有“大招”出現,只是希望微信小程序不會成為下一個“企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