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信公眾平臺向外發出小程序內測邀請函,引發了地震,在對微信小程序的描述之中,微信團隊想為用戶提供一個類似APP模式的賬號,它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用戶不用擔心手機里是否安裝了太多的APP,一個應用號就可以囊括所有的內容。
微信官方對小程序的描述是,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業內多數人微信應用號理解為一個微信版本的 App Store。其實應用號也確實帶有App Store的雛形,它的本質不是H5應用,而是APP的縮小版,嵌入在微信中實現本地化,于是很多人表示,這會讓APP開發者顫抖,會導致許多APP被刪除。
我們知道,在應用號沒有出現之前,一個問題就已經被拿出來廣泛討論,即你要做一個APP還是做一個公眾號,創業者很糾結,因為APP的開發流程長,獲客成本高,而做一個公眾號更為輕量級,成本更低。
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個APP本身在Android應用商店或者AppStore下載率低,卸載率高,那么意味著其本身的價值低,產品功能匹配不了用戶需求,那么這樣一款應用移植到微信應用號生態內,恐怕也無法出頭。
說到底,小程序給廣大創業者一個新的平臺,讓其可以去想辦法接觸用戶快速迭代。但是創業成功與否于平臺的優劣關系并不是太大,關鍵還看產品本身。
筆者之前曾這樣評論:微信應用號無疑就是一個功能性的公眾號,對于APP初創團隊來說是有好處的,可以減少初期創業開發成本,在微信平臺上快速驗證產品。對于一直被低頻使用的APP來說,微信應用號的出現,這可能是個危險信號。
根據張小龍在今年1月的微信公開課PRO版上,其實是把應用號看成了一種新的公眾號形態:在平時這個號不會向用戶發東西的,所以APP就會很安靜的存在那里,等用戶需要的時候找到它就好了。“
但事實可能并非如人愿,應用號也可能導致朋友圈營銷加劇,破壞社交分享體驗,但如果限制營銷,創業者運營小程序獲客成本過高無力與知名頭部APP競爭,容易熱情下降。
因此,微信應用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相對于APP Store的推薦機制,微信需要解決應用號用戶獲取成本與效率問題以及如何平衡微信對營銷限制的規則。
微信需要定下一個規則,這個規則就是需要明確告知APP開發者哪些是不能觸碰的底線,小程序被微信封殺以及營銷被限制的高壓線在哪里,審核機制的標準是什么?是否能做到如何避免通知與推送頻次管理與用戶體驗的干擾等問題也需要微信去持續優化。
比如有評論人士指出:”用戶怎么能保證自己安裝的應用不會被開發者亂搞一通?H5的webpage是host在開發者這一端的話會比App Store的模式要復雜得多。“因此,微信應用號要做到真正有想象力,處理好小程序的營銷機制與效率、審核機制等問題比較關鍵。
因此,應用號成功的關鍵問題可能還需要對那些在做一個APP還是做一個公眾號之間徘徊不定的創業者身上再推一把,使其心理天平更多的傾向于應用號,雖然它消除了下載成本與服務器端開發成本,但它還需要解決初期的用戶流量問題,以及用戶獲取機制與重復調用機制以及創業者需要的數據開放性問題。
因為微信應用號的本質是把微信平臺變成了類似codova的跨平臺框架,H5和微信應用相互調用通信,那么微信是把數據沉淀在自身平臺,還是將小程序的數據與開發者共享,確保開發者的利益呢?
另外是應用號與應用號之間的數據如何互通,小程序是否能做到與聊天窗口的自由切換?小程序如何和現有的APP后臺用戶數據打通,并支持小程序和APP直接跳轉?這對開發者的價值會很大,但從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實現難度也比較大。
此前有用戶評論認為,雖然沒有真正用過騰訊剛出的“小程序”感覺是一個機會,一直認為服務號基于網頁太過輕不流暢,體驗不好,雖然微信給京東開了一級入口,但是有幾個微信用戶通過微信進入京東購物?
因此,一個重要認知是用戶體驗問題。
雖然小程序的體驗要高于服務號,但在目前對于微信小程序的討論當中,普遍認為微信小程序的使用體驗會在Web App之上,原生APP之下。
而原生APP雖然體驗好,但需要下載,獲客成本高。許多APP一般下載完使用的頻率低,可能一個月都不會使用一次,卸載率高,而目前微信開發的“小程序”則消除了下載成本。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一個體驗更好的APP在已經下載完成的情況下都會被用戶卸載,那么為何用戶還愿意將這個APP放到微信應用號列表之中。因此,問題的本質沒有變,用戶如果愿意關注并使用一個小程序,那么多半也意味著用戶不愿放棄它的APP。
微信在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才能讓小程序的H5頁面有接近原聲 App的流暢度,甚至能有原聲APP所不具備的新體驗與創新,那么微信小程序則離成功無疑更近了一步。
另外,微信在今天雖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與用戶基數,但商業變現的焦慮依然存在,但筆者建議微信小程序從一開始不要試圖急著商業化探索,比如基于認證、審核、接口接入環節進行各種收費。
雖然目前微信并沒有說明小程序是否面相開發者收費,但基于微信盈利的需求,未來并非不可能,而不少開發者愿意嘗試微信小程序,重要理由是它降低了開發成本,如果微信從一開始就急于商業化,可能會阻擋一部分愿意嘗鮮的開發者。
對于微信來說,此前服務號、訂閱號的認證收費可能只是小錢,微信小程序也可能寄予了微信商業化變現的大夢想。筆者建議微信小程序的商業化探索與收費的通道最好放到后期,前期盡量培育開發者與嘗鮮體驗的用戶規模與用戶習慣。
有業內人士也提到,傳統行業和輕量APP小程序外包開發會迎來一個重要的機會窗口。小程序會滿足大多數內容媒體、電商、服務類app的功能需求。
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很多傳統行業老板想轉型接入互聯網,無奈App風口已經過去,O2O成本居高不下,補貼模式難以繼續、而外包質量不得保障,而普通公眾號無法滿足太多需求的情況下,應用號如何接入這部分需求,讓這類傳統企業的老板看到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也將是微信應用號的影響線下傳統行業的機會窗口。
另外,從流傳的張小龍朋友圈的截圖可以看出,半年前的“應用號”變成如今的“小程序”,蘋果與微信是有過博弈的。比如說馬化騰在張小龍朋友圈寫的那句——“蘋果不讓我們叫應用號,也許是一件好事。”
據說,微信還與蘋果達成了協議:微信小程序不能開發游戲類、直播類功能,小程序每個人關注的上限是20個。
那么在這里,微信應用號的局限性就出來了,游戲類與直播類應用可能在微信小程序平臺上很容易被追捧并關注的應用。
一方面,這兩類應用都與用戶娛樂性需求匹配,與社交平臺的關聯度相當高,尤其是優秀的游戲類小程序極易刺激用戶進行病毒式分享與傳播。
而當前直播類應用火爆,也造就了許多網紅,在微信這類社交平臺的匹配度高,也極易凸顯話題并契合用戶的愛圍觀、打法無聊時間的娛樂性需求,這兩類應用被取消開發,可能導致微信小程序的想象力與趣味度都減少了許多。
那么這從另一方面來看,微信小程序平臺需要盡可能的凸顯其新穎性與趣味性,讓用戶感受到在APP應用商店渠道下載的應用有不一樣的體驗。
那么問題同樣來了,如何讓新鮮有趣、小而美、低頻非剛需的優質的內容與小程序產品凸顯出來就非常關鍵了。
但創業者也需要明白的是,應用號對于創業者更多是一種灰度與測試狀態,成功與否依然是要看產品本身。雖然微信似乎能提供更接近用戶的入口,但對于用戶爭奪的態勢絲毫不亞于應用商店。
但我們知道,微信做平臺,一個原則是去中心化,即不推薦、不引導、不主動給任何開發者流量導入,各個流量個體自由生長,靠自身的內容和交互體驗去獲取用戶,他們都不能從微信獲得中心化的入口曝光與推薦。這樣一來,只有極少部分的公號活得比較好并勝出,但這種機制可能并不利于微信應用號的生態擴展。
因為從本質上來看,小程序是為創業者造夢而生的,而不是為那些已經在APP陣營中已經活的足夠好的頭部APP來持續吸取微信的用戶,這會讓能擁有足夠好的產品與創新力但缺乏資金投入與推廣渠道來獲取用戶的創業者無出頭之日。
但最終結果可能如我們所想象的,頭部APP由于在資源本身以及用戶量與推廣渠道與傳播力與品牌影響力占據極大優勢,那么移植到微信應用號平臺,這些頭部APP照樣能利用已有的資源與品牌優勢,占據應用號用戶關注榜單的前列。
加之應用號平臺對用戶關注小程序個數的限制,這對創業者都不是一個好消息,開發者想要從成千上萬的應用號里殺出來,如果在產品之外,其需要支付的推廣成本與用戶獲取成本過于高昂,那么應用號的想象空間就會收縮。
應用號需要適度打破這種去中心化的機制,讓優秀的創業者與產品能夠有機會凸顯而出。雖然創業者都很迷信微信的神話,甚至很多企業服務號都想利用公眾平臺新開放的能力做點嘗試,但是如果從一開始無法給其一點甜頭,制造向上流通的機制,可能后續就難以引爆市場與需求。
這就類似一個國家如果在階層利益固化,底層民眾欠缺向上流動的渠道與機會的情況下,沒有草根致富的榜樣,那么就不會有太多人去追尋夢想。
這需要微信應用號平臺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并適度對創業者進行流量與用戶扶持,讓創業者捧出的優質有趣新穎小而美的產品能夠脫穎而出與頭部APP競爭,制造一種草根與精英PK與競爭的機制,這種機制才有利于微信生態平衡。
如果在創業者層面有更多成功的小程序個案,底層創業者在應用號里面有機會向中間階層與上層晉升,那么這才會調動開發者前赴后繼涌上這個平臺,形成一個正循環的關鍵。
另外是微信需要考慮的是,一旦微信應用號做大,可能會引起蘋果的警惕,這對于微信與蘋果來說都沒有好處,微信官方此前的說法是并非想要做應用分發市場,而是給一些優質服務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
這是一個很好的定位,但最好考慮到蘋果的政策與其核心利益,但微信已經大到有話語權的程度的,在這個時間點推出小程序,微信的籌碼是微信的開放生態已經成型,有更成熟的開發者資源和環境,有海量的用戶與社交關系鏈,微信占用用戶時間越來越長,甚至其影響力已經到了蘋果也不敢隨意封殺與下架的地步,這是蘋果也清楚的事實。
但對于微信來說,蘋果依然站在生殺大權的上游,微信應用號的步伐注定會小心翼翼,也需要平衡好與蘋果利益關系,盡量避免觸碰蘋果的底線。
因此,微信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是,應用號的誕生不是要“殺死一切APP”,而更多是去扶持更多的優質的長尾APP,破除創業者做或者不做的糾結狀態,在APP機制之外,在APP推廣成本高企的環境下,有另一個渠道與路徑去讓APP創業者避免過早死亡,與頭部APP共存共榮。
這樣一來,如果長尾APP在微信獲得高增長,知名APP將被迫加入微信小程序被迫迎戰,因為不做小程序版,他們自然擔心被其他新興玩家乘虛而入,這將會推動創業者與頭部APP紛紛加入推動整個應用號生態的繁榮。
這需要微信保持一種灰度的心態,與開發者共生與柔韌并漸進迭代的心態,對于微信來說,此時布局應用號應該是最好的時間窗口,但要做好應用號,顯然也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