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支付寶是什么?」這是我最近經常向周圍非互聯網圈朋友提問的一個問題。得到最多的回答并不是「支付寶是XXX」這樣的句式,而是「我可以在支付寶里做XX、XX等」類似的句子。這樣的回答其實也會出現在問及「微信是什么?」、「Facebook 是什么?」的問題里。
真實情況是,互聯網圈的人把這類產品叫做「入口」。微信和 Facebook 是社交的入口,那么支付寶要做什么入口呢?
2015 年 8月,隨著支付寶 9.0 版本的發布,支付寶開始重新梳理了定位。聚焦于生活服務平臺和開放性平臺,為用戶提供支付、生活服務、政務服務、社交、理財、保險、公益等一站式生活服務。
這種定位的調整也換來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在易觀每月的移動應用排行榜上,支付寶從去年 9 月的第十二位,飆升到如今的第三。在市場環境、技術進展與用戶體驗都已發生變化的當下,支付寶的下一步也備受關注。
2016 年 8月,支付寶再發新版,更新說明中盡管依然提到了繼續做社交的決心,但一些新的變化可以一窺支付寶對于未來發展的思考。
其一是數據驅動的智能
在 2016 年,人工智能已成互聯網的行業共識。本質上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就是人機交互的一個分支。因此,所謂對「智能」的另一個理解則是:計算機更聰明,也更懂你。
比如,Google 相冊、蘋果「照片應用」會主動幫你整理照片,自動將面部表情相似的照片放在一個相冊,或者根據地理位置自動構成旅行記憶。再比如,當你打開支付寶后,你看到的不再是堆積在一起的各種服務,而是你可能最關心的一些信息:余額寶收益、最新的旅行套餐等等。
這一切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特別是在深度學習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具代表性算法的當下,海量數據的喂養對于生成「智能」至關重要。在近幾年著名的識別貓咪的「智能」實驗里,研究人員喂養了 1400 萬張照片給機器,才讓機器具備了識別貓咪的本事。
在數據量上,支付寶背靠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海量交易數據,尤其是在馬云提出「DT」口號之后,阿里各個產品線開始全面升級對數據的挖掘和再利用,在此基礎上,為用戶行為畫像,將海量數據挖掘的用戶習慣進行結構化展示,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其二,語音交互的升級
新版的支付寶里,支持語音的交互的功能包括轉賬,店鋪查詢,美食推薦,機票、火車票的查詢預訂等等,當然他/她/它還兼具聊天機器人的屬性。
事實上,人類的語音的交互已經有幾百萬的歷史,文字的發明,則讓交互從聲音轉入文本階段,于是出現了各種與文本打交道的交互工具,鍵盤、鼠標、觸摸屏都是這類工具。
正如 2007 年喬布斯無情取笑各大手機廠商的鍵盤一樣,喬布斯重金買下的 Siri 也代表了他對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愿景。畢竟,聲音才是人類最最自然的交互模式,投資機構 KPCB 也有一份關于聲音交互優勢分析:
支付寶的上述變化也是對 Mary Meeker 互聯網趨勢報告的某種回應。 在 2016 年的報告中,這位被譽為「互聯網女皇」的投資人特別強調當下互聯網行業的兩大趨勢:聊天機器人和語音交互。
這并不難理解,聊天機器人到底有多火,只需看看過去半年 Facebook、微軟、Google、蘋果等巨頭的開發者大會就能略知一二;至于語音交互,亞馬遜不聲不響做出的 Echo,正在醞釀一場新的變革,蘋果、Google、微軟也在語音領域拼命追趕,而支付寶則利用數據優勢,切入聊天機器人和語音交互的競爭格局中。
更進一步去看,無論是聊天機器人還是語音交互都是一場「入口」大戰,Facebook 、微軟在聊天機器人的布局瞄準了后智能手機時代的入口,而蘋果、Google 在語音上的努力則是大戰物聯網入口的前奏。從這個層面去理解本文開頭的問題,不難發現,支付寶要掌控生活服務平臺的入口。
生活服務平臺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概念,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生活服務平臺的體量到底有多大,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數字。
來自易觀智庫的一份數字顯示,201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為3613.5億元人民幣,預計 2016 年會達到 4487.7 億元人民幣。而在 2015 年 6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共同投資 60 億成立的「口碑」,則是要直接幫助本地商家快速部署 O2O 相關戰略,與支付寶直接面對普通消費構成了生活服務平臺的兩個入口。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互聯網公司向線下滲透是必然的趨勢。而從技術驅動的層面看,基于數據的智能推薦、更自然語音交互,對于提升用戶體驗并進一步增加用戶活躍度有重要意義。不過,擺在支付寶面前的挑戰也不少。
如上文所言,由于生活服務的種類繁多,而且中國各個地區的差異性也很大,生活服務的覆蓋面還不齊全,這也導致用戶數據的顆粒度太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基于數據的智能推薦。
另一方面,包括智能推薦、語音交互算法的優化和提升也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方向對了,未來還需加速前行。(本文首發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