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檸檬
如果你關注一些國內外社交產品的發展,會發現:但凡社交領域的時代更替,從來都是——恰逢你在作死,那我就不客氣了!
現在說起社交網絡,誰會漏了Facebook?可你還記得那個早前頭頂“社交皇冠”的MySpace嗎?
作為曾經社交網絡里的老大哥,MySpace還差點就收購了Facebook。
社交網站的拓荒者MySpace是一個集交友、個人信息分享、即時通訊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互動平臺,其產品形態跟我們所熟知的QQ空間差不多。與騰訊的社交帝國不同,MySpace的誕生,其實因為營銷公司的一個項目。
2003年,兩名熱愛音樂的員工用10天的時間模仿了Friendster(當時的另一個社交網站)。結果,一下子就被母公司的管理層看中,并指望它能吸引用戶,方便他們更好地推銷產品。
為了業績,為了更多的用戶,帶著母公司支持的MySpace可以說開了一個很卑鄙的先河——跑去競爭對手Friendster那里挖墻腳。
那些因為性、言辭暴力等問題被 Friendster封號的網紅,MySpace都毫不在意,將他們拉來入駐到自己的平臺。網紅過來了,粉絲還會少嗎?除了網紅,MySpace也在拉攏樂隊、創作者這類容易吸粉的人。
可以說,MySpace是影響式營銷的開創者。像我們所熟知的新浪微博,剛開始也是用了這套方法,先邀請明星后快速累積大量用戶。
與此同時,和只能看好友資料的Friendster不同,MySpace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崇尚個性化,追求的就是“我的地盤聽我的”,用戶可以隨心改造自己的主頁。
在粉絲文化盛行和互聯網還很單純的2003年,MySpace就這么占據了社交網絡的市場。
“最好”的一次投資2005年春天,意氣風發的MySpace創始人兼CEO德沃爾夫拜訪了扎克伯格和他的團隊,并透露出想收購Facebook的意向。第一次,扎克伯格給出了7500萬美元的報價,德沃爾夫拒絕了,而當他們第二次談論這個問題時,Facebook已經是7.5億美元的報價。
歷史總是帶著那么點戲劇性,同樣是在2005年,MySpace以5.8億美元的價格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
當時業界普遍認為,新聞集團“撿了個大便宜”。谷歌的前首席執行官施密特說:
“默多克收購MySpace等于是又贏得了一場重要的賭局,這或許是他本人出手最好的一次投資。”
抱上大腿的MySpace在2006年和2007年確實是走上了巔峰。網絡訪問量超過同期的雅虎谷歌,一舉成為全球流量最大的網站。
不論是名人、明星還是普通人,都中了社交網絡的毒:
歌手選擇在MySpace上發布試聽歌曲,為專輯預熱;
獨立音樂人在MySpace上傳播自己的音樂;
紐約州長的性丑聞女主角在MySpace上被曝光,紐約州長引咎辭職;
……
MySpace成了一段時期內社交網絡的代名詞。
社交之王的變現危機然而,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MySpace被新聞集團收購其實算不得一件好事,相反,弊大于利。
在初期,MySpace作為互聯網社交網絡的龍頭老大,背靠新聞集團這棵資源大樹,發展的勢頭自然是一往無前。但是日子久了之后,MySpace的員工發現,互聯網公司和傳統媒體行業之間的磨合實在痛苦。
龐大的新聞集團內部體制化、官僚主義盛行,機構臃腫,這一切與MySpace格格不入。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在繁雜的手續和流程面前被嚴重打擊,創新速度嚴重落后于其他競爭公司。
收購時所謂的“不會多加干涉”成了一句空話,默多克等高層不是真正了解互聯網,只把MySpace當做新聞集團拓展業務的渠道,迫不及待植入公司的廣告。
磨合期還在繼續,默多克卻急著在媒體上宣布:“MySpace的年度盈利目標是10億美元。”
對于疲憊不堪的MySpace,這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默多克并沒有提前和MySpace的員工溝通,卻對年收益只有1億美元的MySpace提出了10倍的目標,這引發了員工的大恐慌。
2008年,MySpace的業務拼命拓展,可產品越來越垃圾,用戶體驗越來越差。你只要已登錄MySpace,你的郵箱就會立馬收到成批的垃圾營銷郵件。為了完成大老板的硬性指標,心里苦的員工們只能絞盡腦汁研發怎么賺錢怎么變現,而不是怎么留住他們的用戶。
市場并沒有給他們緩口氣的時間,因為2008年,馬克·扎克伯格帶著他的Facebook來了。
與火急火燎急著變現的MySpace不同,Facebook的注意力不在流量的變現上,而在如何提高用戶體驗上。
風水輪流轉,MySpace之后的發展軌跡可以預見了。2011年6月,MySpace被新聞集團以當初收購價的6%,3500萬美元轉賣。
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哪怕是行業的拓荒者,甚至成為行業領袖,最終都不能保證誰會笑到最后。被用戶拋棄的MySpace不是輸給了Facebook,而恰恰是輸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