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中,谷歌“在某些地方出現了問題”。
之前一直在盛贊谷歌增長迅速的投資者、分析師和媒體人士開始提出一個疑問:谷歌是不是一家只能做互聯網搜索、然后靠廣告盈利的業務單一的公司?
在谷歌內部,多個團隊已經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具有開創性和利潤潛力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安卓系統、谷歌圖書、谷歌街景和無人駕駛汽車等。
谷歌的問題不在于缺乏雄心壯志,而在于公司高層的決策過程從根本上說是存在缺陷的。
差不多十年以來,公司所有重大業務決策都是兩名年輕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以及由他們選出來的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一起制定的。
谷歌前首席財務官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在接受《Mashable》雜志采訪時說:“在公司創立初期,他們關系緊密,一起作出了很多重大決策。但隨著公司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這成為了一個問題。”
這個棘手的問題以及谷歌對此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促成了一個更加成熟的管理策略,讓谷歌發展得更快,最后成為了Alphabet這樣一個巨無霸。
回想起來,谷歌的缺陷顯而易見,但這種缺陷也讓谷歌在不斷增長和調整目標的同時重新考慮公司領導層結構。
作為公司首席財務官,皮切特自從2008年加入谷歌起就對公司高層有了一個總體的了解。
從他的位置上,皮切特發現,谷歌的三人領導小組無意地給公司制造了一個巨大的瓶頸,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必須聚在一起來做決策。
有很多次,產品團隊焦急地等待這三名高管在經過兩個半小時討論之后給出一個決定,但卻懊惱地發現他們其中一人去了外地,只能等待下一次討論。
“如果他們三人有一人不在公司,沒有三人的一致同意,就不能作出決定,”皮切特回憶道。“我可以說,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發展勢頭。”
其他人也發現了這種機制的缺陷。
2008年,他們三人從世界不同的地方飛到一起,參加一個公開露面。他們被問到微軟可能收購雅虎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樣一個問題。
布林承認他沒有時間跟上這條新聞。于是施密特主動回答了提問,然后問在一旁沒有言語的佩奇是否同意。佩奇表示同意。
施密特半開玩笑地說:“很好,跟我們一起,你可以什么都不知道。”
在多次經歷這令人懊惱的決策障礙之后,谷歌的管理團隊意識到“某些地方出問題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幾個月后出臺。那時已經是2011年底了。
谷歌宣布了一個震驚科技圈的消息:佩奇將取代施密特成為谷歌CEO,而施密特則擔任董事長這一有時只是象征性的職位。布林仍然是聯合創始人。
從此,他們的職責變得非常明確:佩奇將負責主要科技和業務相關決策,布林負責主管谷歌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等新產品。
施密特則主要擔當他們的顧問,以及負責企業關系和與政府接觸打交道。
施密特當時在官方博客中說道:“隨著谷歌的增長,管理公司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拉里、謝爾蓋和我一直在討論如何簡化我們的管理結構,加速決策過程。”
即使是現在,我們都可以從皮切特的話中聽出他對這一調整的如釋重負感。
“聽到謝爾蓋說,‘這個問題,是拉里負責,’這是公司的重大轉變,”皮切特說。“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沖勁。”
自從2011年成為CEO之后,佩奇的興趣是尋找新的公司結構,讓谷歌變得更雄心勃勃,同時自己不再受累于繁瑣的日程管理責任。
一名前谷歌高管說:“他提出了很多他想做的事情,但他把100%的時間用于管理和協調高管之間的工作上。”
解決辦法涉及到兩方面。
首先,佩奇培養了接班人桑達爾·皮查伊,來接管谷歌的運轉工作,同時授予其他部門的高管更多的職責,而自己則負責掌控大局。
去年,佩奇再一次震驚了科技圈:他宣布成立母公司Alphabet。谷歌將只是眾多的子公司之一,跟Nest和谷歌風投等公司地位平等。
佩奇、布林和施密特仍然處在Alphabet的高層,其他許多高管都有可能成為CEO,擁有作重大決策的自主權,再也不用等待這三人聚到一起進行長時間討論了。
佩奇在宣布成立Alphabet之際說道:“Alphabet將推選出強有力的領導,讓他們獨立完成決策。概而言之,我們的模式是,CEO負責各個子公司,我和謝爾蓋為他們提供服務。”
皮切特把這一決定看成是繼2011年領導層變化之后,領導團隊再一次走向成熟的標志。
“你可以看到Alphabet又一次變成熟了,”皮切特說道。“各個子公司的CEO各司其職,拉里不用再負責谷歌繁瑣的日常事務了。”
“他們十分擅長于根據形勢和公司目標進行調整,”他繼續說道。但是有一點沒有變:“他們三人都非常有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