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聯合創始人、現Alphabet總裁謝爾蓋·布林10月28日暗示:公司近期重組的做法將使部分業務可以更早進入中國市場。Alphabet執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11月2日也在北京表示,“我們是希望能給中國提供服務的,會繼續和相關部門溝通此事。”谷歌打算重返中國大陸市場這已經毫無疑問了。它的老板也說部分業務可以更早進入中國市場,這樣做能夠保證谷歌在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嗎?
筆者的判斷是谷歌已經不具備一枝獨秀的能力了。筆者給出如下的理由:互聯網時代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PC發展階段和移動互聯網發展階段,PC發展階段和移動發展階段的特征或者說內涵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在互聯網時代的PC發展階段,互聯網平臺上聚合的全部是物,而到了移動發展階段,互聯網是聚合的全部是人了,并且這些人完全可以根據內心的實際需要,形成自組織部落群體,即以人文本的時代開始替代以物為本的時代;或者說PC發展階段還是中心化為主體的階段,而到了移動發展階段則是去中心化為主體的發展階段了;或者說行業發展趨勢由原來的開放逐漸的走向了封閉,各自為陣的無序階段走向了自組織部落群體的有序階段,時代的內涵的不斷變遷意味著原來的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出現了深刻的變化,那么消費者價值將出現了一種怎樣的轉移或者說變化呢?這是谷歌們不得不去面對和回答的最為迫切的時代難題,因為這切實的關系到它的未來。即時代內在的發展變遷已經告訴我們原來一枝獨秀的谷歌,現在正面臨這時代內在發展趨勢變化所帶來的強烈挑戰,我們也完全可以解釋清楚在PC階段一枝獨秀的谷歌,到了移動互聯網發展階段,它的發展為什么一次次受限,不是它不想抓住機會,它也一次次抓住了市場機會,可是一次次的無法讓自己完全掌控行業話語權或者制定行業游戲規則,這背后反映出來的是它對未來市場走勢、潮流,在判斷和選擇上出現了問題,追根溯源的話,就是谷歌決策者的思想邏輯存在問題,他們跟不上時代內在發展變化的需要了,他們自身就是谷歌問題的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僅沒有被谷歌自己看到,而且作為好事者的各種管理學者、評論員們以及粉絲們,他們都沒有提及,他們最感興趣的是谷歌的銷售金額、市場占有率等等體現企業財務能力的指標,不能說他們的理解有錯,而只能說他們太關注谷歌的現貨交易市場,而完全忽視了期貨交易市場,畢竟企業的競爭是一場關于未來發展趨勢預見與判斷的思想之爭,而思想是通過實踐來顯現,同時思想是無法用金錢購買的。
當谷歌希望通過將部分業務引入到中國,來迅速打開中國大陸這個巨大市場局面的時候,可以說這種想法很好,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的試錯成本,為企業贏得追趕競爭對手的時間和機會,只不過谷歌完全忽視了這個行業已經發生的內在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就是消費者價值出現了轉移,由原來企業主導下的交易為主轉向了自組織部落群體主導的交際為主的模式,或者說由原來重視企業內在能力的企業轉向了重視企業魅力的階段,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邏輯,也就注定了不同邏輯下的框架、結構、利益格局的不同。由此可以做出判斷,谷歌用一種思維慣性和行為習慣來面對中國大陸這個是市場,這本身反映了它的惰性和不作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于是它在中國大陸市場中的未來就完全可以預見:經營效率低下,完全不能夠實現企業的經營效果等等。這是否意味著谷歌已經開始衰落了呢?當然這個答案需要從邏輯上來證明,同時在時間和實踐的過程中,會一步步的得到證明或者驗證。筆者希望自己的邏輯推理出現了問題,結果會怎樣呢?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