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人工智能的研究有一個很奇怪的軌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人工智能的火爆期;然而,隨著美國等國家政府對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的取消,人工智能進入寒冬期;而今,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媒體的頭版頭條,再次掀起了對超級人工智能的擔憂。
超級人工智能的出現會不會帶來人類的結束?對于這樣的擔心,也許還為時尚早,畢竟,人工智能在初級的識別階段還存在著問題,用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的話來說,人工智能還處于初級階段,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改變需要人類社會去適應、去改變,帶著恐懼的心情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微軟小冰是由中國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工具;也是首個由中國團隊研發,被移植到國際市場的產品;也是受到比爾·蓋茨嘉獎和肯定的產品。據沈向洋透露,微軟小冰即將發布第三代產品,加入了圖像識別能力,讓小冰擁有“眼睛”,并加入微軟最新的Windows 10平臺。
人工智能識別難點:數據收集不夠
人工智能識別經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火熱,因為政府的取消,很快進入冰凍期。而今,隨著大數據的挖掘、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出現井噴期。
“過去這一兩年,人工智能話題非常火,不僅僅在中國。在美國的一些主流科技和硬件媒體,人工智能出現最頻繁。”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接受網易科技等采訪時表示。
除了對人工智能可以帶給人類哪些改變的探討之外,很多人都在談人工智能再向前發展會不會出現超級智能,會不會帶來人類的結束?這讓人想起了日本作家山本弘的《艾比斯之夢》,書中7個不同的故事或許可以更正面的回答這個問題。而書中最后所說:“機器人正朝著人類終究不可能抵達的高度,代替人類前進。很久以前,從人類的小說中誕生的他們,終于即將實現人類永遠的夢想。這正是人類足以自豪的故事——理想的結局。”
對于這個問題,沈向洋認為,人工智能還停留在感知層面,走向真正的認知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數據收集不夠好,使得人工智能還有很多事情不能做。對于超級人工智能有可能帶來的人類的沖擊。沈向洋認為,每個階段都會有新技術產生,新技術的產生一定會對現有的社會和行業造成沖擊,但這就需要社會的不斷適應,帶著恐懼的心情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微軟小冰商業化前景在哪里?
小冰,作為微軟人工智能研究的具體產品已經面世一年,已經從初步的溝通進入自我進化的正循環。
“現在平均用戶跟小冰的溝通是16次,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沈向洋表示。這里所說的16次是指一個量化的溝通效果統計數據——CPS(Conversation Per Session),每次溝通中,用戶會和小冰講多少句話。
沈向洋透露,蘋果Siri的CPS在2次之內,說明Siri在和用戶溝通問題時并沒有進一步跟進,沒有所謂的感情交流。而微軟小冰實現的EQ+IQ的交流,是一種情感計算。
目前,小冰已經實現了和幾千萬人之間的專屬關系,并且通過用戶實現了小冰的自我進化的循環過程。隨著用戶的使用過程,反過來幫助了小冰進一步取得快速的迭代和進化。
據悉,小冰是由微軟中國團隊研究項目,并且即將復制到日本以及講英語的國家。在微軟每周的常委會匯報中,比爾·蓋茨對小冰也是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表示一定要聽關于小冰的項目匯報。雖然存在語言的溝通障礙,但比爾·蓋茨對小冰非常支持,并表示未來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而這也是微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大公司必須要思考的三件事:技術、產品、商業。 人工智能技術必須要通過產品才能轉換成生產力。小冰從產品角度來講,將會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框架。
“小冰將提供基礎服務,是一個橫向的平臺。其可以加載所有Windows平臺以及其他APP。同時小冰還會開放給更多第三方比如京東、海爾、酷派等。”沈向洋表示。
這意味著小冰除了基本的溝通功能之外,還有可能產生商業價值。微軟小冰相關負責人向網易科技透露,小冰不能只是去完成一些任務管理,還需要具備持續不斷的溝通能力,在溝通過程中發現用戶的需求,然后滿足用戶的需求。
比如,用戶在跟小冰聊天過程中,突然聊到一個產品,小冰有能力將產品相關信息告訴用戶,并且完成購買過程,這或許是人工智能商業化的一個方向。
第三代小冰:圖像識別能力
據沈向洋透露,小冰將會是微軟最新Windows 10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會在8月份推出小冰第三代,擁有圖像識別能力。
“人類對外界信息的獲取91%都是通過視覺方式。我們不僅研究了標題系統,而且可以讓小冰識別圖片的同時,還可以加上標題。”沈向洋透露。
比如圖片中有兩只貓,小冰不僅可以識別出“圖中有兩只貓,一只***,另一只***”而且還可以對圖片進行評價“小眼神兒太犀利了”。
據悉,小冰除了搭載在最新Windows 10之外,還會和美圖秀秀合作,識別圖片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未來,類似小冰的人工智能終極形態會是怎樣?就現在來說,還是個未知數。但隨著交互的深入,大數據以及新型算法的出現,人工智能一定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沖擊,同時也會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