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近日,隨著收購交易的塵埃落定,電信巨頭Verizon終于為美國在線(AOL)長久以來的慘淡經營劃上句號。然而,有一些聲音認為,美國在線的今天就是Facebook以及谷歌的明天。但事實顯然不會如此。
為了明白其中的所以然,我們有必要看看,曾經作為全美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美國在線為何會被如Facebook和谷歌這樣的公司趕超。按照收購價格計算,Facebook的市值是美國在線的50倍以上,而谷歌更是接近100倍。
過度關心每季財報數據,再加上擁有撥號上網業務這頭巨大的現金牛,上述兩點奠定了美國在線如今的敗局。這些應該是優勢,不是嗎?確實,這些是資本市場的最愛。
短線日內交易者對上述兩點非常感興趣,他們從短期市場波動中獲利。而對于那些買入并持有的長線投資者而言,他們從不關心月度以及季度財務數據。
在與時代華納合并之后,美國在線對每季的財務數據變得格外糾結。由于過于計較短期數據,公司的創新能力受到影響。投入開發的產品都需要立刻見到成效。如果不能帶來短期效益,項目就不會得到批準。這無疑會使得公司無法與那些關注長期競爭力的對手抗衡。
美國在線也不缺乏人才。在Twitter以及Facebook出現之前,美國在線就提出過類似想法。一位前美國在線員工后來離職去了Facebook,現在,他擁有NBA的金州勇士隊。還有三個去了Twitter,為公司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現金牛看起來不錯,在現實中實則會構成拖累,因為該業務的光芒通常過于耀眼。試想,如果有一個業務每年可以貢獻50億美元的利潤,誰會愿意到一個虧損連連的部門去工作?這種情形不利于創新類業務的發展,更何況唯業績論的氛圍會對員工的職業發展構成威脅。
美國在線還缺乏用戶忠誠度。還記得AIM嗎?這是美國在線推出的即時消息服務應用。早在Facebook出現前,AIM就曾擁有規模巨大的社交網絡。AIM長時間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人們利用AIM與朋友進行交流。然而,其從未擁有一個商業模型,在公司內部也從未獲得與其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視程度。
現在,即時消息服務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大到Facebook 愿意支付190億美元來收購。這是Verizon對美國在線出價的4倍以上。
這也凸顯了Facebook目光長遠的特質。在收購的當時,甚至是現在,Instagram以及WhatsApp也未體現出與Facebook的商業模式有多映襯。然而,Facebook從它們的快速崛起中感受到威脅,于是便早早收入自己囊中,以絕后患。
谷歌也擁有類似的長線眼光。雖然公司向諸如自動駕駛汽車、Google Fiber以及谷歌購物等項目投資的舉動飽受投資者質疑,但谷歌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原則。谷歌地圖曾經也飽受嘲諷,現在卻成為公司領先于蘋果的關鍵業務之一。某些人曾經質疑谷歌的安卓項目,而現在的結果無需多言。
即便存在某些失敗的項目,但它們也凸顯公司勇于承擔風險的決心。還記得Google+以及谷歌眼鏡嗎?從這些項目上學到的東西無疑會被公司用在未來的項目和產品上。
依據Business Insider的吉利安·德·歐佛洛(Jillian D’Onfro)的說法,對于那些無法勝任舊的職務但頗具才華的高管,谷歌仍然支付薪水,繼續將他們留任,以便在未來需要時隨時將他們投入戰斗。這一點在美國在線是無法想象的。
此外,谷歌和Facebook還擁有美國在線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雙重股權結構。這意味著創始人擁有對公司的實際控制能力。不滿意本財季的數字?很遺憾,但你必須面對。不樂意見到我們將錢投到自動駕駛汽車上?那就不要買我們的股票。
這種股權結構讓他們可以不受短期業績的制約,不用理會分析師咄咄逼人的追問,進而放手去做一些可能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的事情。
這些公司還擁有為數眾多的忠誠用戶。
如果你想要與朋友或家人保持聯系,你就不得不使用Facebook。想要在如今的市場上推出競爭性的社交網絡?那你可要好好考慮一下如何達到Facebook那樣的用戶數量級別以及聯系程度了。那些鼓吹人們正在拋棄Facebook的言論一次次落空,用戶使用Snapchat不代表他們就拋棄了Facebook。
如果你想要面對千千萬萬的潛在消費者,沒有一個地方比谷歌搜索引擎更合適了。如果你是一位廣告主,你沒有其他選擇。通過競價模式以及占據壟斷地位的網絡入口,谷歌能夠從每次的搜索中獲得最大化利潤。
想要取代Facebook以及谷歌所擁有的長期優勢以及用戶忠誠度相當困難,這就是為何它們會成為百年企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