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時在三里屯喝酒,鄰桌的兩人一聽就是搞微博運營的,在那大倒苦水,企業官微很難做,產品定位限制太多,再加上什么活躍度日薄西山,Reach一落千丈之類的,言語之間大有微博已死的前瞻覺悟。
從微博到Twitter、從人人網到Facebook,放眼全球的社交平臺在他倆看來已都是半腳黃土的境地。單從地上的空酒瓶來看,他倆的認識非常誠懇;而我聽后的感覺卻是他倆在為自己失敗找借口。
雖然現在有一種聲音,中國的年輕人不上微博,外國的年輕人不上Facebook,但一系列事件證明,網友依然在。
有例為證:
王菲離婚,微博轉發近70萬,兩小時百萬討論。
馬建國一條微博3分鐘2000個評論。
為什么他們的互動那么高?
因為網友感興趣啊!當你運營的微博活躍度越來越低,只會有一個答案,粉絲不喜歡,別賴平臺!
喝完回家刷微博,打開手機就看到獵豹移動的CEO傅盛在微博上得瑟Clean Master在Facebook上的粉絲數已突破千萬,當下不由得爆了句粗口:這個diao!
Facebook運營到底有多難?
兩道屏障直接阻止了大部分國內品牌。
1、天然屏障
Facebook是一個主要語言為英語系的社交平臺,中西文化的天然差異讓國內品牌很難立足生根。
2、人工屏障
Facebook機制與微博不同,每個賬號所發布的Post并不會像國內的微博那樣被每一位Like了該賬號的粉絲看到,每次能看到Post內容的粉絲只會占總粉絲數的一個隨機的、超低比例。據一個Facebook廣告代理商講只有3%不到。
Facebook漲粉的途徑只有兩種:一為搜索賬號關注,一為看到Post之后進入主頁關注。當然只有“真愛粉”才會是前一種,所以在粉絲來源上Post就是最主要的漲粉渠道。
每當一個Post發布后穿越3%這個屏障,Reach到粉絲,喜歡該Post內容的粉絲A回復互動,粉絲A的這次互動又穿越遠遠低于3%的第二重屏障被朋友路人B看到,路人B產生了興趣進入賬號主頁關注。這就是Facebook漲粉原理,而若是第一次到達的粉絲A不喜歡,那么下面也就沒有了。
在我針對Clean Master這個賬號做了一些深入研究之后,發現實際情況并不止于已經頗有噱頭的“千萬粉絲”。
1、這個賬號是從2012年注冊,粉絲上漲是從2014年開始,僅僅一年就突破千萬。
2、這個賬號平均每條Post的活躍度超過Skype、 Twitter等國際知名軟件的賬號,每Post的贊接近1萬個。
粉絲量要達到這樣野蠻生長的效果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購買廣告,下面是官方廣告投放報價。
當然,實際測算100美元只能帶來約100個贊的收益。
這里來算一筆賬:該賬號每日發布Post兩條,按照平均每條Post 1萬贊計算,日廣告預算20000美元,一年預算就需要800萬。Post吸粉按每兩個Like中會有一個進入主頁Like成為粉絲的50%超高轉化率計算。1000萬級粉絲的廣告投放預算約為2000萬美元。
花2000萬美元預算來做一個Facebook賬號?不管你愿不愿意,傅盛肯定不會愿意,股東也不會答應!
而除廣告投放外,Post的Reach幾率還可以被多種因素影響,雖然Facebook算法保密且極為復雜,還是有三個因素和Reach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
互動情況——活躍度越高能被其他人看到的幾率越高。
Post權重——原創度越高能被其他人看到的幾率越高。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越近(新)被其他人看到的幾率越高。
在翻看了近3個月Clean Master的每日Post之后,我發現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1、每天都有一些全新、而又貼近產品的Post產出(文字、圖片、視頻等等形式多變);
2、每條Post下面都有官方賬號與粉絲的積極互動內容;
3、任何一條Post都是原創、卡通的圖片設計風格。
看上去是不是覺得太簡單了?
其實在這個極度開放的互聯網大時代,絕無可能存在一個如“九陰真經”般的不傳之秘。
像Clean Master這樣有產品背景的企業賬號,先天限制讓運營者不能隨意的追逐或制造熱點,但隨著這限制,不是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天然粉嗎?先有產品后有粉絲,而先有粉絲再有產品的,在我記憶中也只有巨俠公孫玉龍與加多寶涼茶兩例。
社交平臺的企業賬號運營就是一個不斷挖掘和吸引核心粉絲的過程,做得好的不但能為品牌發聲,也能為品牌樹立調性,引發粉絲的自發傳播,雖然Clean Master在Facebook玩得如何,說再多國內的朋友們都很難直接感受,在我看來其實用國內運營最好的企業微博杜蕾斯作比則再恰當不過,因為它們所驗證成功的運營之道是如此的相似。
1、都注重品牌的本地化,杜蕾斯是將國外人思維復雜后本地化,而CM則是將中國人思維簡單化來適應外國佬;
2、都注重與粉絲互動,有一顆開放騷動的心;
3、都在試圖塑造著一個活著的“人”,而非一個冰冷的品牌廣告。
對于運營者來說,失敗總能找到很多的借口,而對于成功者來說,大道卻往往只有一條。用戶活躍度的下降雖然意味著社交平臺不再輝煌,但離死還很早,真正已死掉的只有部分運營者那向上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