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和 Amazon 看似是兩家基因完全不同的公司:Google 以廣告為生;Amazon 則是一家電商。但是,商業世界中是沒有明確的界限的,哪里有市場、哪里有利益,大家就會蜂擁而至,這在互聯網巨頭之間也不例外。當人們都在談論 Google 和蘋果之間的風格路徑差異的時候,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Amazon 正迅速成長起來,并已經成為了 Google 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之一。
雙方不僅在各自的核心業務領域(零售和廣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并且在不斷擴展自身業務線的過程中,在智能手機、流媒體視頻、云計算、無人機等非核心業務領域也形成了直接對抗。市場研究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 分析師 James McQuivey 表示,Google 和 Amazon 正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那就是:雙方都希望在用戶有任何需求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核心業務的競爭
零售業務領域
雖然 Amazon 的核心業務是出售各類商品,Google 則是廣告銷售,但這兩項業務本身就是有所重合的,因此兩家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競爭。Google 希望用戶在想要購買藍牙耳機或登山靴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使用 Google 的搜索引擎,這樣它就可以向用戶展示相關產品的廣告。但調查顯示,現在越來越多的網購用戶直接在 Amazon 上進行搜索,并不通過 Google。
ChannelAdvisor 公司(一家幫助零售商管理在線廣告的公司)的 CEO Scot Wingo 說:問題就在于,消費者在網購的時候會從哪里開始?Google 一度長期統治這個領域,是人們進入互聯網世界的首選入口,包括網購。但如今 Amazon 奪回一城, 至少已經開始成為大部分沖著網購去的用戶的首選入口。
一些分析師認為,Amazon 的崛起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不同于瀏覽器對 PC 互聯網世界的統治地位,App 才是移動互聯網上最重要的入口,由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下載和使用 Amazon 官方 app 的用戶數量也越來越多。Amazon 的 app 可以直接搜索商品,并且只需很簡單的幾次點擊就可以完成整個購物過程。因此對于網購用戶來說,先在 Google 上搜索再跳轉至 Amazon 網頁進行購買的購物方式已經不太適合移動端的購物體驗。
對此,Google 也有應對措施,利器就是其擅長的廣告業務。2012 年底,Google 推出了新的廣告產品 Product Listing Ads,這可以說是一個專門針對中小商戶推出的廣告產品。PLAs 同樣是關鍵字廣告,和自然搜索結果一起出現在搜索欄里,但當用戶把鼠標移到搜索結果上時,搜索欄的右邊就會出現這個商品的圖片和具體信息,包括價格、用戶評論等。從數據來看,PLAs 在吸引用戶點擊和購物方面卓有成效。最初,PLAs 是免費提供給商家的,但是后來,它也開始向商家收費。但 Amazon 并沒有接入 PLAs 廣告系統,這將會影響到 Amazon 商品展示的位置和信息量,從而大大降低從 Google 導流過去的用戶量。
在與零售相關的領域,兩者也打的不可開交。例如,在支付服務方面,Google 率先推出了 Google Wallet 用于線下的手機支付場景。而就在最近,Amazon 也在線下支付領域頻頻動作,先推出了管理禮品卡 / 會員卡的Amazon Wallet,后又推出了信用卡刷卡器Local Register。再例如,在當日送達服務方面,Amazon 不僅在全美大量建設大型倉儲設備,還率先在去年底推出了Prime Air服務,即”利用無人機在半小時內把快遞送到你家“的一項服務。而就在今年 8 月底,Google 公開了其秘密進行了 2 年的無人機計劃Project Wing,也將主要用于送貨。
廣告業務領域
而在 Google 的核心業務領域——廣告方面,Amazon 也已經開始布局。在廣告行業,Amazon 一直被稱作“沉睡的巨人”,因為它匯聚了海量的與消費相關的數據,在廣告主眼中價值不可估量。多年以來,Amazon 一直在自己的網站上投放廣告。
2010 年底,它悄悄的開始在第三方網站上為廣告主做精準廣告的投放,卻一直沒有被披露,直到 2012 年年中,Amazon 才正式將其命名為“亞馬遜廣告平臺”(Amazon Advertising Platform)。這項服務將與 Google Adsence 產生直接競爭,并且,分析師都非常看好這項業務,認為很有可能成為 Amazon 的下一項支柱性業務,雖然在營收上尚無法對 Google 造成威脅,但難說 Google 就沒有感受到壓力。
非核心業務的競爭
移動數據領域 Google 在移動領域通過 Android 執掌一方天下。通過 Android,Google 大量置入其搜索引擎、地圖、支付等自有服務,不僅帶動了 Google 廣告業務在移動端的發展,也幫助 Google 獲取了大量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數據。而 Amazon 也相繼推出了 Kindle Fire 和 Fire Phone,希望構建自己的移動生態。為此,Amazon 用自家服務大量替代 Google 的服務,比如默認的應用程序商店就是 Amazon Appstore 而非 Google Play。并且,這對于 Amazon 獲取用戶全方位的需求和行為數據也很有價值。
數字娛樂內容領域
Google 有 YouTube,Amazon 也有針對 Prime 會員的 Instant Video 視頻服務,并且這兩年也一直在做自己的視頻內容。近期,Amazon則花10億美元收購了游戲視頻直播網站Twitch,這也是 Google 一直覬覦的對象。Twitch 不僅有堅實的游戲用戶基礎(大部分是年輕的用戶),有助于 Amazon 將其數字娛樂內容版圖擴張至游戲領域;還有著很完備的視頻流媒體基礎設施,有助于 Amazon 未來搭建流媒體視頻服務。
云計算服務領域
云計算服務是一個利潤可觀的商業領域,尤其是企業級云服務,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選擇。目前,AWS 是企業云服務的領先者。有報告稱,AWS 正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企業云服務之一,很大程度上支撐了 Amazon 近年來的股價上漲。Google 也不甘把這么大塊蛋糕拱手讓人,于是也借助自身強大的數據承載能力和高效的計算能力推出了 Google app engine。從客戶上來看,AWS 既有 Netflix 和 Instagram 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包括 NASA、中情局等重量級客戶。而 Google 的云計算服務相對年輕,其客戶包括 Snapchat、Secret 等。
兩者在云計算服務商一度大打價格戰。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為了追趕 Amazon,Google 在今年 3 月宣布下調其云計算服務的價格,其中數據庫服務 BigQuery 價格跳水達到 85% 之高。Amazon 也不甘心,隔天便宣布了降價措施,最大降價幅度達到 61%,大有與 Google 對抗到底的意思。
科技界的分析人士認為,Google 和 Amazon 之間的競爭只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個縮影。互聯網巨頭們都在爭相擴張自己的業務線以覆蓋更廣泛的服務領域,希望最大限度的將用戶留在自己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巨頭們不可避免的會進入彼此的核心業務領域,或同時進入新的業務領域。因此,巨頭們的針鋒相對在未來將會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