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日報》8月19日報道,許多硅谷大型科技公司考慮并購標,但他們如今不再仰賴過去扮演重要顧問角色的華爾街投資銀行,而由自己內部的發展團隊尋找目標、進行財務調查和談判條件。比如科技巨頭谷歌,就靠一套自定義的“牙刷測試”來尋找并購目標。
谷歌決定要不要花數千萬或數億美元并購一家公司時,執行長佩吉會要求并購案先通過“牙刷測試”:會不會每天用到?有了生活會不會更好?
報道說,這套測試不以評量獲利、現金流量、甚至銷售等傳統標準為主,強調用處高于獲利,長期潛力甚于短期財務利得。谷歌主管說,佩吉很早就會留意潛在并購對象,“投資銀行能幫上忙,但未必是討論的核心角色”。
不仰賴顧問的并購案正迅速增加。據Dealogic公司調查,今年美國科技業超過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的并購案,有69%未雇用投資銀行,遠高于十年前的27%。
蘋果今年以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4.29億元)買Beats時,專業交易顧問被晾在一旁;Facebook 3月以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29億元)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 VR,投資銀行家也插不上手。谷歌去年花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43億元)并入地圖業者Waze時,沒有一家銀行分到一杯羹。
今年6月,向來以排斥投資銀行的甲骨文,斥資約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7.15億元)買下Micro Systems,也是少數不靠華爾街的大手筆交易。這類交易金額最大的這類交易則是,微軟2011年微軟花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2.15億元)并購Skype。
越來越不仰賴投資銀行的趨勢,正好趕上科技業并購交易掀起熱潮。據Dealogic,今年美國宣布的這類交易超過1億美元的件數,創下2000年來最多。
科技公司與投資銀行漸行漸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許多科技主管認為,部分顧問業者根本不了解像谷歌和Facebook這些公司在找什么。
投資銀行對財務評估和談判可能很擅長,但對于評估處于成長早期的科技公司未必使得上力。Facebook主管說,他們通常不收購已經很知名的網絡品牌,而是借收購來押注未來的發展潛力,和填補技術缺口,因此動用硅谷創業家、主管和創投圈的關系已經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