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炮兒”英特爾正在重塑自己的形象,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年輕。
它最新的一次努力是在2月21日的華為MateBook發布會上。那晚,PC迎來了久違的狂歡——目前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華為以一款12英寸的MateBook宣布進軍PC,給這個長久陷入絕望的行當帶來了一抹驚艷和漣漪。除了華為,一起享受這場盛宴的還有一直inside的英特爾。MateBook搭載了第六代Core M處理器。
自從這款處理器被蘋果欣然用在MacBook上后,無風扇設計成了Core M處理器最酷的賣點之一。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英特爾架構事業部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施浩德先生親自給華為MateBook發布會站臺,這對英特爾來說并不常見,英特爾銷售與市場事業部副總裁兼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夏樂蓓女士也出現在發布會現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該發布會兩天前,也就是2月19日,夏樂蓓剛在北京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亮相并接受采訪。也就是說,在那天的溝通會結束后,夏樂蓓就立馬飛到了巴塞羅那,足見英特爾對MateBook的重視。這款產品相信也會成為IDF16的座上賓,相信科再奇會重點突出這一成就。
在這場發布會后,我們看到很多媒體連夜炮制了很多文章,這些文章大多數的觀點認為英特爾有救了,華為MateBook能拯救英特爾岌岌可危的PC芯片業務。
英特爾的“中國夢”
的確,華為加入PC,對英特爾在二合一電腦的推廣方面有著重大的利好。夏樂蓓在MateBook發布會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腦海里就是幾個詞。第一個是變革,另一個是能夠打破原來的舊規則,以及創新產品的產生,華為是基于這兩點的一個非常好的代表。我們也在想,在PC整個產業上來講,現在是最需要重新定義什么叫做個人計算機的時候了。”
而在華為眼里,至少在余承東的眼里,華為殺入PC市場,起到“推著英特爾和微軟往前跑”的作用,并豪言要“成為2in1里面的NO.1”。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華為進入PC市場,并采用英特爾處理器,對英特爾而言,最多是錦上添花而已。從2012年英特爾開始轉變思路,從并不成功的超極本項目上轉移到二合一電腦上來。當時剛剛推出的Core M處理器只能用雞肋形容,搭載該處理器的二合一設備要比超極本更加笨重,而性能很爛。那幾年估計是英特爾最艱難和最痛苦的轉型期。
后來,英特爾將每年的春季IDF從北京移師深圳,推出一系列優惠舉措擁抱深圳的山寨平板電腦品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跟深圳一家藍魔品牌合作。
當時我評價英特爾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路。
經過幾年的深耕和處理器不斷的優化、升級,現在的第六代Core M處理器已經能讓你的二合一電腦足夠輕薄便攜的同時輕松應對日常的辦公需求,甚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它的性能是過剩的。
一直有消息稱,今年將發布的小米筆記本搭載的同樣是英特爾處理器,如無意外,可能同樣是Core M,甚至不排除采用Core i系列處理的高配版本(可參考微軟Surface Pro 4的幾個型號)。
同時,英特爾加大對中國創業者的扶持。在去年的IDF15上,英特爾宣布成立硬享公社,專門為一些創客提供技術、場地甚至是實驗室等。去年推出的Curie微型芯片和Edison芯片總是能被深圳以及中國的科技初創企業率先用在自己的無人機、可穿戴設備、機器人身上。而且,英特爾外籍高管對“互聯網+”這樣的概念信手拈來。
這些,無不彰顯一個事實——英特爾的“中國夢”正在借助深圳企業、中國企業為跳板起飛。
英特爾的改變:越來越年輕、越來越中國
英特爾銷售與市場事業部副總裁兼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夏樂蓓女士
有理由相信,英特爾正在重新變得年輕,它正在適應目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表達方式,并用這種方式跟用戶和媒體打交道。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2月19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夏樂蓓女士在她對2016的技術趨勢展望上,一改以前重PC輕智能硬件的表達順序,在她展望三大趨勢(1.技術的延伸:人類感知;2.物聯網:萬物智能互聯;3、數據分析和云的新趨勢)時,她先從無人機、可穿戴、機器人、智能滑板等新奇酷和熱門的產品開始,曾經英特爾最為倚重的PC在她的嘴里輕輕帶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態度上的重大轉變。
另一個積極的勢頭是,英特爾終于不再講一堆生硬無趣的技術參數,它開始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講述英特爾的技術能給用戶帶來哪些切實的體驗和改善。
“英特爾其實還是那個英特爾,但是變化的是,我們傳達出來的信息和語言不同了,溝通的方式、展現的方法不同了。在過去我們更偏重一種純技術的語言,但是你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你并不是很在乎你的設備里面到底是用哪一款具體的處理器。”夏樂蓓接著說道,“現在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是新的趨勢,比如真正消費者想要的是那件漂亮的蝴蝶衣服,他們想要的是能夠測心跳和睡眠狀態的可穿戴式設備,他們需要有一種技術帶給他們更好的體驗,這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所以英特爾現在所做的一種調整,實際上是把以前偏技術的、對外的這種語言,改成一種更加貼近于消費者的(表達)方式,我們有這個技術,我們更強調這個技術可以做到的是什么。這樣消費者感覺會更加直觀。”
從去年開始,英特爾的這種改變讓我感受尤其明顯,因為英特爾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基本上幾個月才會去參加一次,你會突然發現,它跟幾個月前你印象里的英特爾不一樣了,它更加懂得用90后甚至是00的表達方式來取悅用戶,它變得更加感性和性感,而不是像個無趣的技術宅男。
這種改變讓人耳目一新。
英特爾投資:目前還沒有投過前員工的創業項目
夏樂蓓還談到了英特爾在中國的投資。這也是我關注的重點,去年我在那篇《18年,19億美元,英特爾這些年投資了哪些中國科技公司》中提到,英特爾自1998年開始投資中國企業,截至2015年11月,Intel Capital已經投資了超過140家中國企業,其中有35家成功上市或被收購。
當我跟夏樂蓓聊到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先生今年初離職創業、坐在了無人駕駛車的方向盤前時,夏樂蓓說,她很懷念跟吳甘沙共事的時光,“吳甘沙先生在英特爾中國創新歷程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他是我非常好的伙伴,他和我一樣在英特爾中國實現了自身很大的成長。”
她說吳甘沙一直是一個有創業沖動的人。但是當我問她,英特爾是否考慮投資吳甘沙創辦的、專注于自動駕駛領域的馭勢科技時,夏樂蓓則表示:“我們對于目標投資公司的評估和評判,有一系列非常寬泛的,而且很有深度的評判指標,比如說我們要看這家公司和我們之間商業機會的關聯度有多高,他能否代表目前業內的主要趨勢,他的這個公司的管理層能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斷和商業決策等等。”
當我追問英特爾會不會投資前員工的創業項目、是不是有此類的案例可以分享時,夏樂蓓女士告訴我:“據我所知,目前英特爾還沒有這樣的例子,這不是說將來不可能發生,只要是我們按照前面說的一整套的評估方法去評估,只要合適,我們就會投資。我們還有吳先生的聯系方式,隨時可以聯系上,只要這個公司代表了新的趨勢,就是有可能去投資的,不管是吳甘沙還是其他的英特爾前員工,都是有可能的。”
不難發現,英特爾資本的投資邏輯跟中國資本的投資邏輯有些先天性的不同,我們經常聽到諸如“聊了15分鐘我就搞定了薛蠻子”、“我投資的是他這個人”……是的,中國投資者投的是人,投資者更多的是把被投資對象作為投資標的,而英特爾則是對技術和行業前景的投資。前者趨于感性,后者則更加理性。
那么,英特爾更加青睞哪些創業項目呢?夏樂蓓表示,英特爾一直都是對趨勢和新的技術來進行投資,幫助這些新技術進行投資,就會有新的價值。比如說漢普,比如說無人機,還有小機器人,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當然我們投資的公司不只是這幾家,總的來說我們的資本運作和投資的方向,一定是和英特爾公司對于新的技術趨勢的發展的分析是相吻合的。在英特爾這家公司對于未來趨勢和技術的分析基礎之上,英特爾資本進行相應的投資,把這些趨勢真正的轉化為成功的產品、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夏樂蓓回答道。
在這些最新趨勢(VR、、無人機、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中,作為個人,夏樂蓓最看好哪個領域呢?她選擇了與運動和時尚相關的可穿戴,而這也是英特爾最早踏入的領域……
英特爾的中國夢還有很長的路,但是夏樂蓓讓英特爾“技術男”的角色多了一些女性的視角和感性,也讓這樣的英特爾更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
也不妨期待一下英特爾這位美國“老炮兒”會在不久的深圳IDF16上帶來哪些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