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柳傳志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的發言,提到了多元化和科技創新之間的關系。
柳傳志當時的原話是這么說的:“我們為什么要做非相關多元化呢?我們想要能夠更好地支持自己的科技創新。楊元慶的隊伍他們要往前發展的時候,要不斷冒更大的風險,我們作為大股東到底是不是支持。2005年并購IBM PC的時候,股東層面發生了很大意見的分歧,絕大多數股東都是保守的,認為這種并購風險太大了,但是今天看來如果不并購的話,這個企業就會變成非常平庸的企業,但是并購了確實99%幾乎就是死。如果當時沒有今天其他的飯碗,2000年的基礎,也不敢說堅決支持楊元慶,因為要活著要有吃飯的飯碗。有了新的飯碗后,才能有力支持他們突破,這是我們為什么要做非相關多元化。”在他看來,正是有了聯想的“非相關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
那么,讓我們回顧一下聯想的“非相關多元化”是怎么一步步走過來的。大家都知道,聯想最早起家的產品是漢卡,后來做PC代理積累經驗,最后做PC品牌,并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領先地位。
而在這個慘烈的廝殺過程中,柳傳志看到了IT產業巨大的不確定性——當年做PC的王安、AST、康柏等公司,要么垮了要么被收購,因此萌發了進軍IT之外產業的想法。
從2000年開始,聯想開始做風險投資,積累了經驗之后又做天使投資和私募投資。如今,聯想把這三種投資業務串在一起,形成一條完整的投資鏈,并統稱為“財務投資”。像如今資本市場上叱咤風云的科大訊飛、中聯重科等公司,都曾經是聯想控股的財務投資項目。
在幫助這些被投資公司成長的過程中,聯想控股的財務投資也賺了不少錢。不過,柳傳志始終有種產業報國的情懷。從2005年開始,聯想控股又啟動了戰略投資業務,開始培育新的實業增長點。他們以內需消費作為核心,通過投資等方式搭建起了金融服務、醫療服務、互聯網及創新消費、現代農業及食品四大實業板塊。如今,聯想控股的戰略投資也算是小有成就,像拜博口腔、神州租車、拉卡拉、佳沃集團都已經成為所在領域的領頭羊。
由此,聯想控股形成了“投資+實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不僅切合中國的商業環境,也有效地分散了整體風險。我們從聯想控股上半年的財報可以看到,其中財務投資貢獻了21.51億元的利潤,而包括聯想集團在內的戰略投資則貢獻了33.74億元的利潤。由此,聯想控股早就不再只依靠IT這一條腿走路了。
再回到柳傳志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的講話。老冀認為,柳傳志所說的“新的飯碗”,恰恰指的是聯想控股非相關多元化之后產生的“新飯碗”,即財務投資和步入正向循環的IT之外的戰略投資。
柳傳志的意思,是他有了這些新業務,就有足夠的能力支持楊元慶領導的聯想集團尋求新的突破。從聯想過去31年的發展歷史來看,柳傳志一直都非常支持楊元慶,支持聯想集團的創新。當年正是他力排眾議,任命少帥楊元慶主抓PC品牌,才有了今日的“PC之王”。再說手機業務,2008年聯想集團遇到困難的時候,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毅然接手其手機業務;而2009年聯想集團再次需要手機業務的時候,弘毅又將其轉回。2010年聯想集團在國內市場率先推出安卓旗艦機“樂Phone”的時候,柳傳志還親自為其站臺。最近幾年,面對洶涌而至的移動互聯網大潮,聯想控股也多次組織專題研討,為聯想集團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況且,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跨界的時代。此時,聯想控股投資的眾多創新企業,恰恰能夠為聯想集團提供更多的創新動力。另一方面,聯想控股通過財務投資積累的豐厚利潤和現金,也能夠為聯想集團的新業務開拓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聯想內部一直都有“拐大彎”的戰略,任何一次戰略轉型都會提前做好準備。要讓老冀總結,聯想還有種“跑馬拉松”的韌性,做任何產業都不急于一時,而是通過不斷的積累和改善,最終超越所有競爭對手,就像過去這些年聯想在PC上做到的那樣。
而對于楊元慶來說,他要做的就是在聯想集團加快科技創新,不斷推出讓消費者驚嘆的產品,無論這個產品是PC、平板還是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