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芯片巨頭英特爾來說,中國不僅僅是其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之一,也是其未來重要的創新引擎,英特爾正在華不斷加大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
“英特爾中國已經30年了,之前我們只有一個小的銷售團隊,到今天為止已經(在中國)投資了80個億。”在最近的“英特爾眾創行”活動上,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部副總經理卞成剛不無感慨的說道。
卞成剛透露,英特爾最先進的“高端測試技術”已經在其成都工廠開始落地改造升級。該技術在英特爾的在美國實驗室開發了12年,擁有2400多個專利,卞成剛將之稱為“顛覆性的技術”。英特爾將為該項技術在成都工廠的落地投資16億美元。
領先于業界的制造技術一直是英特爾的殺手锏。憑借領先對手一到兩年的制造技術,英特爾多年保持了其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的地位。
不過正如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所說的一樣,很多企業以為自己的對手是友商,但更多的時候大企業的對手是“時代”。
單純的工藝進步雖然保持了英特爾在PC領域的絕對霸主地位,但在移動時代智能手機等便攜式設備的崛起也使得英特爾主營的消費業務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根據2015年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132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潤27億美元,同比下滑3%。其中,PC客戶端部門的收入同比下降14%,拖累了整個財報。
在業務營收不斷下滑的背景下,英特爾需要找到新的業務方向。投資“世界工廠”的中國當然也成了英特爾的重要選項。
2014年5月,英特爾與瑞芯微電子當成戰略協議,授權瑞芯微合作生產基于英特爾芯片的移動產品。瑞芯微電子是一家出產高性價比平板芯片的中國芯片公司。
2014年9月,英特爾宣布向紫光集團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15億美元、獲得其20%股權,這也是當時英特爾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投資。
這兩項在華投資都旨在擴大英特爾在移動領域的影響力。然而,英特爾的在華投資并不僅限于移動領域,在對其業務有拓展的各個領域英特爾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
自1998年以來,英特爾投資已經向120加中國技術公司投資總額超過7億美元。2014年,英特爾宣布1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用于投資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領域;2015年4月又宣布設立規模為8000萬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天使基金”,專門服務于有潛力的創客。
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寧宇解釋了英特爾最新的投資三個方向:“首先是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硬件...重中之重是機器人和無人機;中間一塊是物聯網和車聯網,這個領域有我們要尋找的戰略投資目標;還有云計算,也是投資重點。”
這三個方向和英特爾CEO科再奇在最新一屆IDF大會上的發言不謀而合,他說,英特爾的未來則集中在三個構想上:一是感知化,即所有人與PC更深層次的交互體驗;二是萬物互聯,即網絡讓所有設備產生深度聯系和溝通;三是計算無處不在,即計算正趨向于更貼近人的方向延伸。 從這個角度可以說英特爾在中國的投資,正是其對其自身未來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