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之際,英特爾進一步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三四年后,高端測試技術(AdvancedTestTechnology)將在英特爾成都工廠全面投入使用。” 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部副總裁兼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8月17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記者獲悉,為了提升英特爾成都工廠的生產工藝,涉及16億美元投資的技術升級計劃正在加快推進。未來幾年,該工廠的晶圓預處理、封裝以及測試業務將全面升級。
除自身技術升級的投資外,英特爾還加快在中國的外部投資。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中旬,已經投出11.6億美元。
“我們將在智能硬件、物聯網、云計算三大板塊尋找端到端的投資目標。”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寧宇告訴記者。
端到端的投資體系
此前到英特爾成都工廠參觀,可以看到員工們在操作間里忙碌的身影,現在,成都工廠已經全線封閉了。
“高端測試技術在美國實驗室開發了12年,擁有2400多項專利,是對晶圓、芯片測試具有顛覆性革命的技術,對成本、周期也將進行顛覆性的濃縮,封閉工廠是為了早期的知識產權保護。”卞成剛解釋道,“三四年以后再來看,我們可能會把窗戶的保護膜撕掉,向外界披露更多的技術性內容。”
成都工廠是英特爾全球集中進行晶圓處理的三大工廠之一,也是英特爾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從2003年宣布建廠至2009年,英特爾成都工廠3次增資,投資達到6億美元。目前,該工廠每秒鐘可以生產9片芯片,全球超過50%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來自于此。2014年12月,英特爾宣布未來15年投資16億美元推進該工廠的技術升級。
在加快成都工廠技術升級計劃的同時,為了圍繞自身業務打造生態鏈,英特爾也加大了面向中國企業的外部投資力度。
“我們在中國設立的天使基金很快將有項目對外公布。”張寧宇透露。另外,英特爾過往在中國的投資案例多數都是2B(面向企業)的,“很快我們也將有機會向外界公布2C(面向消費者)的投資案例。”張寧宇說。
張寧宇表示,中美兩國在創客方面、特別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方面已與美國同步,包括英特爾投資中國區、真格基金在內的投資機構都在“中美創客大賽”上尋找有潛力的項目。據記者了解,在2015年獲獎的項目中,英特爾有意投資一個關于“極速3D打印技術”的創客項目。
英特爾此前在中國設立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這只基金共計投資了28家中國企業,此后又于2008年4月追加5億美元設立“英特爾——中國技術基金II期”,專門用于云計算、大數據、軟件服務等領域的投資,30多家公司在其中獲得了投資。最近兩年,英特爾擴大在中國的投資領域,分別又于2014年4月設立1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用于投資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領域;2015年4月又宣布設立規模為8000萬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天使基金”,專門服務于有潛力的創客。
一位投資界人士認為,英特爾近期在中國的投資活動表明,該公司基本上已經建立覆蓋天使、VC、PE乃至戰略投資的投資體系。
“英特爾在中國的投資是端到端的投資,首先是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硬件,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基金,重中之重是機器人和無人機;中間一塊是物聯網和車聯網,這個領域有我們要尋找的戰略投資目標;還有云計算,也是投資重點。”張寧宇表示。
加快“后PC時代”轉型
英特爾是傳統電腦芯片市場的霸主,但在智能設備越來越小型化的今天,PC已成為配角。
根據2015年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132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潤27億美元,同比下滑3%。英特爾營業收入主要分為PC客戶端、數據中心、物聯網、軟件和服務運營以及其他業務六大板塊,其中,只有PC客戶端部門的收入是同比下降的,并且跌幅已擴大至14%。
英特爾方面表示,數據中心、內存、物聯網等轉型業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PC市場持續萎縮所帶來的挑戰,因此“我們對基于轉型的增長戰略保持信心,并致力于業務轉型的創新和執行。”
同時,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基于“后PC時代”的轉型需求,投資和并購已經成為英特爾加快業務轉型的主要手段。
2015年6月1日,英特爾宣布以167億美元收購Altera,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一次收購。位于美國硅谷的Altera是可編程邏輯器件的最大制造商之一,生產的芯片主要用于電信以及無線通信設備,涉及電話網絡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汽車等產品領域,最大的客戶是中國的華為和瑞典的愛立信。業內認為,這次收購將有助于英特爾保護其在芯片領域的市場地位。
在中國,英特爾也在快速推進基于轉型需求的投資布局。2014年9月26日,英特爾宣布向紫光集團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15億美元、獲得其20%股權,這是英特爾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投資。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是中國市場上兩家領先的芯片設計公司,開發用于智能手機、功能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移動芯片組平臺,這些產品支持2G、3G和4G無線通信標準。
通過與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聯合開發和銷售一系列基于英特爾架構的系統芯片,英特爾將快速切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市場。
“英特爾很早就判斷到了移動終端的變化,但我們的速度不夠快,采取的方法也不夠準確。”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成功實現業務轉型,英特爾要“在通信領域,特別是在智能手機領域有所突破”,而對于這一突破,“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要地”。
英特爾IDF大會8月19日在美國開幕,該公司CEO科再奇在發言中再次強調“后PC時代”轉型的緊迫性。他認為,經歷了桌面計算到移動計算的時代變遷,人類正在經歷一次計算的新革命,英特爾的未來則集中在三個構想上:一是感知化,即所有人與PC更深層次的交互體驗;二是萬物互聯,即網絡讓所有設備產生深度聯系和溝通;三是計算無處不在,即計算正趨向于更貼近人的方向延伸。
英特爾中國則強調“與中國同行”戰略。“目前的戰略是一個‘不變’與一個‘變’,即:響應中國國策的方針‘不變’,但會隨時根據中國ICT產業創新趨勢的變化而‘變’。”楊旭表示,英特爾投資上海配合了“浦東大開發”,投資成都呼應了“西部大開發”,投資大連支持了“振興東北”,16億美元升級成都工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部分,設立3只基金支持創客、創業、創新則是在支持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