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營收和利潤雙下滑的二季度之后,英特爾正在多個維度尋求創新的機會,以贏得未來市場的青睞。
自從其CEO科再奇上任以后,英特爾已在多個場合表明了對創客的關注。8月16日,一場有英特爾參與的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進入了評審階段。在評委和選手之外,剛回國一年的張寧宇,是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她也在其中尋找有價值的項目。
資料顯示,英特爾投資已推出了相應的創新創業加速計劃。在中國,英特爾已設立了多支基金,總額度超過8億美元。
1998年以來,英特爾中國區投資的140多家企業中,已有35家公司上市或被收購。但從近幾年的主要投資項目來看,有知情人士告訴騰訊科技,在科再奇領導下的英特爾已開始改變投資的策略,從早期的財務投資轉向更加與自身業務相關的領域。
英特爾中國區公布的2015年投資情況顯示,已有10家公司獲得投資,其中包括芯片設計公司紫光展訊、企業級OpenStack云服務提供商海云捷訊,以及虹膜識別技術方案提供商釋碼大華等。
張寧宇表示,英特爾投資的重點領域包括智能硬件、物聯網、車聯網,以及云服務。
事實上,英特爾也正在推動內部創新。英特爾成都工廠已設立了人文戰略總監的職位,并成立了內部創客俱樂部以及新業務的團隊。該工廠負責人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部副總裁卞成剛表示,從長遠角度來看,不斷推動和實施創新,最終能夠反饋到英特爾的業務中。
在工廠,創新已經為英特爾帶來實在的效益。員工將實驗室的聲音裝置系統集成后,對機器在生產運行中各種模式之下噪音振蕩進行分析和預期研究。這樣就可以通過噪音的變化,在機器損壞和停止之前,判斷是否需要實施維護。
3D打印也正在影響生產的環節。生產線上有機器需要的零件在倉庫里面沒有,員工可在建模后通過3D打印,裝在機器上,“馬上就能恢復生產。”
不僅如此,由美國總部費時研發12年的高端測試技術即將落地成都工廠。“這個技術將革命性改變芯片封裝測試行業”。卞成剛透露,該高端測試技術擁有超過2400個專利,并將對芯片測試和圓晶測試提速,同時使得成本和生產周期大幅縮短。
作為英特爾創新研發的重要機構,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在針對創新的演講中稱,英特爾的創新主要包括摩爾定律的演進、集成CPU的設計和工藝,以及從移動端到云計算一整套架構下的互聯計算。
不過,他亦表示在這些領域,英特爾正面臨挑戰。尤其是對摩爾定律的質疑,因為其擁有物理極限、成本,以及技術復雜度等問題。對此,吳甘沙解釋稱,英特爾需要通過發現革命性的技術,來保持和控制摩爾定律,而這其中則會誕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