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當前全球互聯網正進入一場新的科技變革,軟硬件及互聯網的融合成為未來大趨勢。以谷歌、蘋果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正在加速向智能硬件方面滲透,在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多方面排兵布陣,尤其是在過去兩年分別砸下數十億美元的重金并購多個項目,其創新與變革的力量讓科技同行震驚。
蘋果向左走
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的蘋果公司,由最初以研發與銷售個人PC為主的硬件公司,發展到今天以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硬件為主,以Mac OS、iOS、iTunes、AppStore、iCloud、Siri、Safari等軟件為輔的互聯網公司,并且以7000億美元市值穩坐全球科技公司第一寶座。
蘋果公司以硬件為起點,逐步向操作系統、流媒體音樂、云服務及智能語音等軟件及應用服務方面擴展,實現了由硬件向軟件及互聯網服務方面的融合發展,建立起強大的封閉式軟硬件生態體系。從蘋果最近幾年投下巨資收購室內導航服務商WiFiSlam、指紋識別AuthenTec、人臉識別Polar Rose、語音搜索Siri及30億美元天價收購流媒體音樂服務商Beats可以看出,蘋果正在加速向軟件應用服務方面的布局,以彌補過去幾十年來蘋果在軟件應用方面投入不足的短板,讓冰冷的硬件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變得更加智能化。
盡管目前蘋果的營收主要還是來源于iPhone以及Mac、iPad三大拳頭硬件產品,但是軟件及內容服務方面蘋果也在加速擴張,也許短期內這方面難以產生與硬件相匹敵的營收,但是軟件及內容服務可以通過提升用戶體驗而帶動硬件產品的銷售,比如iTunes、Siri、iCloud等為iPhone手機及未來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內容及服務。
谷歌向右走
相對于有三十多年技術積累的蘋果公司,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的谷歌公司就顯得很年輕。谷歌最初以搜索引擎及廣告服務起家,發展到今天涉及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電視盒子、無人駕駛汽車、WIFI網絡氣球等眾多前沿的智能硬件產品,并且以3700億美元市值僅次于蘋果、微軟位居全球科技公司第三位。
與蘋果公司恰恰相反,谷歌以搜索引擎、廣告聯盟等互聯網服務為起點,通過谷歌地圖、YouTube視頻、android操作系統等內容及軟件逐步向智能手機、智能眼鏡、智能汽車等硬件方面滲透,并且建立起一個更加開放的軟硬件生態體系。相對于前幾年谷歌大手筆收購YouTube、DoubleClick、AdMob等互聯網服務公司,近兩年谷歌更傾向于巨資收購智能硬件公司,比如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32億美元收購Nest以及數億美元收購一大串機器人公司,可見谷歌正由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公司向一家軟硬件結合的智能硬件公司轉型。
盡管谷歌目前的營收依然是靠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產生的廣告收入為主,但是谷歌在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及智能家居方面的布局引領了行業潮流,并且具有較好的技術領先優勢及巨大的想象空間,屬于一家極具科技情懷的互聯網公司。
最終結局如何?
如果說蘋果是在其強大的硬件矩陣基礎上不斷深挖垂直方向的軟件應用服務,以提升硬件的價值及延長生命周期,那么谷歌就是建立在其強大的數據挖掘及軟件應用基礎上進行智能硬件載體的延伸,通過智能硬件讓軟件服務落地更好融進人們的工作與生活。
蘋果由硬件向軟件及服務滲透,谷歌則是由軟件及服務向硬件滲透,最終兩家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軟硬件完美融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這代表了全球科技未來幾年最重要的技術潮流,也就是基于軟硬件及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浪潮。
由于技術發展遵從摩爾定律,導致硬件技術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因此目前依靠硬件設備保持領先優勢的蘋果公司倘若未來硬件技術布局未有跟上時代的腳步,那么很容易碰到增長的天花板,曾經如日中天的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等科技巨頭瞬間的沒落就是最好的證明。相對而已,谷歌在智能硬件方面的布局比蘋果更具前瞻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今天看似小眾的智能硬件產品將以令人震驚的速度走進大眾的工作與生活,從而為其帶來一個更加誘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