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將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傳聞已經有一段日子,近期透漏的一些細節為這款設備留下了更多的懸念。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市場之一,微軟想要領跑業界便注定不能放棄。
MOTO 360還未在中國上市,蘋果的Apple Watch要等到明年才供貨,微軟的硬件產品在大陸一直都影響甚微,這次能否靠新的可穿戴設備來改變還是個未知。不過微軟的可穿戴設備想要在大陸有所作為,不得不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服務本土化,避免產品被閹割
大多數國外產品進入中國都存在閹割的現象,原因不一而論,最普遍的莫過于對產品服務上的限制。就拿微軟的產品來說,Xbox入華可謂一波三折,最終換來的卻是屈指可數的游戲和高昂的售價。
在棱鏡門之后,有關部門對國外產品的審查更加嚴格,對于微軟來說,新產品想要行得通服務不可避免的偏向本土化,要么把服務器設立在中國,要么和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聯合提供服務。至于為何要這么說,先從微軟的競爭對手,蘋果和谷歌說起。MOTO 360雖然未在國內發售,仍有不少嘗鮮者通過其他渠道購買使用,由于谷歌服務被拒之門外,不少用戶為無法上網感到困擾,當然谷歌服務的問題更多的體現在安卓手機上。蘋果精心設計的Apple Pay因為無法適應國內的利益沖突,也暫時無法為國內用戶提供該服務。
產品功能不完整,用戶體驗便會受到影響,對于用戶來說與其花高價買來太監產品,還不如水貨來的實在。Windows 8 操作系統在中國已經不受待見,可穿戴產品的服務不能本土化想要進入中國恐怕并不容易。與谷歌蘋果相比,微軟在中國的影響力要在二者之上,1998年便扎根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也使得微軟的服務本土化更容易實現。
價格大眾化,高端領域不缺競爭者
有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表月出貨量為7~8萬臺,智能手環月出貨量在3~5萬臺,雖然雖然可穿戴的概念炒得很熱,用戶在產品選擇上還處于觀望狀態。對于微軟來說,想要在中國市場上破冰前行,價格上的大眾化很有必要。
雖然國內的智能手環價格已經很低,但市場上并不缺少售價高端的可穿戴產品。一些不知名的智能手表售價都在2000元左右,一些主打時尚的可穿戴產品售價更高,但出貨量最大的產品卻在千元以下。ZDC調查數據顯示,在可穿戴設備價格的調查中,擁有比例最高的以300元以下和501-800元為主,占比均超兩成,1001-2000元、801-1000元價格段產品比例也均在兩成左右。微軟能否愿意以低姿態的親民價格融入市場,對產品銷量來說尤為重要。
目前MOTO 360國內售價在2500元以上,走高端路線的Apple Watch價格也沒什么懸念。對于微軟來說是跟風在高端領域一決雌雄,還是逐漸親民贏得更多認同,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從微軟Surface的銷量來看,高端路線或許并不適合微軟。
操作人性化,發揮多平臺的優勢
與谷歌蘋果不同,微軟的可穿戴產品將支持Windows Phone、Android和iOS等平臺,看來納德拉的多平臺戰略將在硬件領域進一步體現。軟件是微軟的優勢,交互操作更應該人性化。
Android Wear使得習慣了安卓系統的用戶很容易上手,Apple Watch更酷卻更有趣,恐怕用戶要的使用成本也更高。對微軟而言既然要支持三個平臺,就必須考慮到三個平臺用戶的操作習慣,Windows Phone的風格和安卓、iOS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何設計可穿戴設備的交互使其既符合自家Windows Phone的使用習慣,又能讓安卓和iOS用戶使用自如,這對微軟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
可穿戴設備的競爭最終是交互方式的競爭,谷歌和蘋果在交互方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谷歌試圖通過Android Wear來統一智能手表市場,Apple Watch一項項細致貼心的功能足見蘋果的用心。當年的蓋茨樹立了視窗操作的標準從而稱霸PC市場,鮑爾默領導下的微軟卻和主流移動操作系統擦肩而過,微軟第一款可穿戴產品將帶來怎樣的交互體驗,關系著微軟在可穿戴領域的生死。
縱觀國內可穿戴市場,智能手環的交互方式過于簡單,智能手表由于多數系統來自對安卓系統的修改,整體體驗處于顧此失彼的狀態。也希望微軟能夠發揮多平臺優勢,就操作體驗而言,幫助國產可穿戴市場樹立相關標準。
WP系統救不了微軟,可穿戴領域為納德拉的救贖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中國作為可穿戴領域最大的需求市場,從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微軟在可穿戴領域發展的成敗,也希望微軟這次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