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 2月10日北京
過去的一年是動蕩不安的一年,包括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加上亞洲的經濟減速使得全球經濟雪上加霜。這讓整個IT業都變得互相依賴、更加務實起來。電信運營商作為IT業最大宗的采購及投資者,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云計算為電信轉型提供了重要的契機。正如中國聯通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唐雄燕所說:“電信運營商除了可以利用云計算技術提高自身IT系統的效率,以及更高效地出租計算/存儲資源外,更關鍵的是應該通過電信業務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的開放,聚合電信云和IT云,實現通信資源和計算、存儲資源的協同,創新服務模式,與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開創新的發展空間。”
面對云計算對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帶來的機遇,電信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將是下一代數據中心特征和優勢的集中體現。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副院長張同須表示,目前國內電信運營商的核心業務——IT支撐系統的部署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并且集中化的必要性越來越迫切。在原來分散在地市的背景下,運營商已經完成了省級IT支撐系統的集中化改造。但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電信運營商IT支撐系統集中化建設后,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系統所需硬件資源越來越多,機器數量規模越來越龐大,占用面積越來越大,產生了如資源浪費;部署周期長;不易擴展;異構環境復雜的問題。同時,張院長明確指出:“‘云化’運營商的數據中心,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云計算數據中心作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特征和優勢:
傳統數據中心特征 |
云計算數據中心特征 |
孤立的 |
整合、共享式的 |
高度耦合架構 |
面向服務的架構 |
手動部署 |
自動化部署 |
靜態的資源供應 |
動態資源調度 |
低能效 |
高能效 |
Cloud Box由性能卓越的Power高性能服務器組成的系統資源池,通過PowerVM虛擬化技術,將利用率提升至90%,結合云計算基礎平臺管理軟件Systems Director VMControl以及Cloud Starter,實現云計算服務方式,具有無限制的虛擬化能力、無間斷的業務彈性、高效的自動化管理能力。其中POWER 7在單一系統可以支持1000個虛擬服務器或“分區”。通過IBM TSAM云計算管理平臺,提供計費、提高服務質量管理以及用戶自服務功能,是一整套工作負載優化的智慧系統。能在能源、性能與系統利用角度尋求動態平衡,系統每瓦性能得到飛躍,POWER 7比業內相似的X86系統提升兩倍,比Sun SPARC服務器和相似的HP安騰服務器分別高出四倍和八倍。
Watson Box面對智能分析和數據倉庫類的應用,將沃森超級計算機的精髓應用到企業經濟、信息服務和生活當中。實時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深度挖掘,系統具有自我學習和決策的能力。Power經過虛擬化后,整個系統的利用率將達到80%,能節約最終成本以及空間、能源的消耗,大幅度提高效率,助力Power的綠色平臺。
Mason Box通過天工計劃和獨立軟件供應商一起合作的結果。這個優化整合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大幅度提高應用的性能,達到整合優化的目的,降低物理服務器的數目。兩臺Mason Box便可以取代六臺或十二臺X86的服務器,能很大程度上解決企業級服務器占地面積龐大的困擾。Mason Box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無論從每盒所能達到的性能、還是空間等各個方面,它都遠超相應的X86服務器。
此外,IBM Power服務器具有的專為處理高系統利用率而設計的可擴展內存、內存帶寬以及I/O帶寬,這讓POWER 7系統可以支持超過90%利用率的高負載運行,從而為高利用率的虛擬化技術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平臺。Power VM分配資源最小顆粒度僅為1/100 處理器,并結合POWER 7 系統,能最大支持每服務器1000個的邏輯分區(LPAR)。
處理器:高性能的保障
高性能的服務器芯片是數據中心競爭力的保障。IBM在處理器上有完整的規劃路線,并保持了業界領先的技術實力。IBM每三年推出新一代處理器,而在中間(新一代產品推出后一年半的時間)推出升級版本,基本遵循了摩爾定律在時間上發展路線,但性能上卻超過摩爾定律所預訂的性能提升一倍的目標。
目前IBM Power 7+處理器采用32nm制程,Power 7采用的則是45nm制程。工藝的進步幫助Power 7+在性能上提升顯著。Power 7+采用從芯片到遠程輸入/輸出提取的雙倍速數據傳輸(DDR)InfiniBand架構,嵌入了32MB DRAM芯片的L3高速緩存使芯片的運行速度更快。未來Power 8將采用22nm工藝,擁有16個核心,比Power 7+擁有更多的內核和更大的高速緩存,以及第4代SMT同步多線程技術,性能會是Power 7的兩倍。
可擴展性
可擴展性是運營商未來面對大數據、新業務時最關心的問題。IBM Power系統可實現基礎架構層面的云計算,將硬件資源、存儲、網絡進行整合,實現動態的調整和共享。Power系統從底層架構實現云計算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垂直擴展能力,提供垂直擴展的支持,需求垂直擴展能力的典型應用就是數據庫,單機的處理能力,另一個是橫向擴展能力,需求橫向擴展能力的典型應用主要在企業前端的訪問層和應用層。同時,借助于PowerVM虛擬化可以很好地支持橫向擴展的能力。
高安全可靠性
作為下一代數據中心,操作系統擔任了重要角色。其負責管理硬件資源,運行與管理應用程序,并提供用戶接口來配置和管理系統。對各種應用程序支持、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成熟度使得選擇操作系統與任何硬件的采購決定一樣重要。
目前Unix、Lunix、windows是主要的操作系統。從設計理念上看,Unix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高內聚,低藕合”,也就是說,Unix下的各種應用程序都很獨立。模塊和程序的高度獨立性貫穿于Unix的整個設計思想。并且所有的設備都可以像文件一樣地操作,這讓管理員明白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以及設備正在運行的每一個任務。這樣的設計和做法會使系統更加穩定并且便于管理和維護。而windows系統的圖形界面,雖然增加了可視化的操作界面但管理員們經常不知道他后臺運行的程序,對于管理帶來了很大不不確定性。
從應用負載上看,據市調機構統計的結果顯示,數據庫、電子郵件和Web服務器大部分偏向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但沒有被當作可以承擔關鍵負載的操作系統。作為開源的Linux操作系統,在許多數據中心擁有堅實的份額,但增長依舊緩慢。開源的流行可歸根于其低成本,但穩定性以及相衍生的輕量級操作系統對服務器資源需求較低。由于缺乏數據中心關鍵業務的組織或專業支持,目前還未成為關鍵業務的主流操作系統。而Unix系統仍是構建電信級核心業務應用市場的首選,是中高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和智慧運算的基礎。長久以來,以IBMPower/AIX操作系統為代表的Unix平臺憑借高級別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強大的海量計算和實時分析性能,以及顯著的綠色節能特性和健康的生態體系培育,成為國內外Unix市場上的絕對領導者。
安全問題在“云化”的電信運營商面前顯得尤為重要,百分之一的安全風險會產生百分之百的用戶不信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安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部總經理張磊表示:“云計算安全風險的變化使得安全控制模型比傳統的信息安全更加復雜。其中安全風險問題直接涉及到云計算服務商的信任度,對于云計算的商業模式能否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大多數安全專家認為:三種操作系統安全性Unix最好、Linux其次、最后是Windows。給Windows服務器打補丁是一件管理員極為頭疼和令人不安的事。此外服務器遺漏補丁或者被管理員錯誤刪除也是時有發生,并且管理員很難得到Windows服務器的精確補丁信息。這意味著核心的數據及應用常常暴露在不可預測的安全漏洞下。Unix/Linux體系強調的是多人共享、分時工作,更加關注大型的生產性業務,并具有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應用軟件。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開始就是項層設計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此外,UNIX系統的硬件和OS都來自同一家廠商。其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最可靠的硬件,提供最穩定、最具擴展性的OS。對于組件失敗,UNIX系統中的硬件提供了較高級別的保護。UNIX系統即使是一個處理器失敗,也能保證操作系統不中斷。UNIX系統的廠商花費大量時間來測試第三方對硬件和操作系統的兼容性,確保最大限度的系統穩定。而X86系統趨向于依賴第三方廠商自行測試不同的硬件與操作系統。
結論
“云化”是運營商應對競爭、創新發展的技術與管理變革。正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副院長張同須所說,“當前運營商的一些管理模式不太適應云計算的架構和系統建設體制的需要,對云計算技術可能帶來的模式變化準備不足。”而選擇成熟度高、可靠性強、具有擴展性及可延續的管理優勢的基礎架構應是運營商核心業務“云化”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