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以IBM為代表的大型主機就是計算機世界的全部。
筆者剛入IT行業的時候,眼見以DEC為代表的小型機掀起風浪,攻城拔寨,瘋狂地吞噬大機的市場,又戲劇性地被康柏收購,讓后起之秀微型機拍死于沙灘上。
經歷PC、互聯網、移動互聯時代的洗禮,大機的神采依舊。日前,通過對十所高校負責人的訪談,讓人再次感受到數據經濟時代大機的獨特魅力。
助力培養適應和駕馭未來的高端人才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許多著名學府常常被譽為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的搖籃。目前,涉及大機學習的學生,仍然是社會用人單位最搶手的人才。
校企合作,是培養適應市場需求人才的重要方式
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羅鐘鉉院長談到,全球1000強中70%的企業都在使用大型主機,市場對大機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該院與花旗銀行等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學生畢業一批就被企業全部要走一批。
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王振宇院長講到,他們學院與匯豐、招商、深圳、東亞銀行等有著緊密的聯系,每年培養出的幾十名大機相關的學生,畢業前均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
重慶大學楊丹副校長介紹,該校為長安汽車定向培養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熱烈歡迎。
特色辦學,是培養實踐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針對銀行系統對大機人才旺盛的需求,四川大學特別設立了新的交叉學科專業——計算金融專業,為學生提供與現實場景零差異的實習環境。
坐落于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在2008年成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大型主機系,每年招生70名學生,系統地學習掌握大機相關技術,并且嚴格遵循在企業待滿一年才畢業的原則,受到用人企業的高度好評,很多畢業生在建行、農發行等單位都擔綱了業務主力。
拓展視野,是培養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基石
重慶大學軟件學院熊慶宇院長談到,以大賽為驅動的人才培養機制,讓學生在學校時就能夠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創新的能力。該校每年都有6000多名學生參加IBM主機大賽,將來未必每個人都從事大機相關的工作,但是4年在校期間只要經歷一次大賽,知道怎樣查找資料,怎樣分析問題,對學習能力、提問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大有助益。
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王振宇院長談到,該校是1995年首批23所加入IBM主機合作項目的高校,很多學生都曾獲得過IBM主機大賽的國際大獎,進而有機會到IBM沃森中心參觀學習,有利于從學子向專家視野的拓展升華。
戰略協作,是形成可持續發展生態圈的重要保障
同濟大學與IBM同樣已經擁有百年歷史,該校軟件學院黨總支書記宋慶國談到,培養工程型、應用型、國際化的人才,需要和有底蘊的企業進行合作。為此,同濟設立了IBM主機教研室,IBM則把華東地區主機教育中心放在同濟。同濟每年的主機畢業生都被工農中建交5大銀行一搶而光。除了人才培養,同濟大學還發起成立了大中華區大型主機開發者協會,使廠商、用戶、學生三大人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搭建起平臺,通過技術溝通,創新想法,業務需求分享,形成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主機生態圈。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秦志光院長稱自己是IBM的粉絲,談到與IBM合作有幾大特點,一是IBM20年如一日持續高屋建瓴地投資教育,二是教材、教學規范性強,三是技術體系全球領先,四是理念與時俱進。
促進高校科研水平站在世界最前沿
與IBM的戰略合作,對高校科研也非常有利,通過與世界級高水平專家的交流,使中國教師能夠迅速提升國際視野、跟蹤先進技術。
打通產學研鴻溝,服務地方,回饋社會,提升自我
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從IBM 390到900主機,持續擁有一支科研隊伍,他們研發了城市級的節能監測平臺、智慧校園資產管理系統,參與了南方電網等企業項目合作,帶動電力、建筑等學科都有所獲益。產學研的紐帶關系,是學校發展的需要,該院新進來的教師,必須在企業工作一年,接地氣的機制,使學院與企業產生大量合作項目。
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IBM主機技術中心劉馳主任是該校最年輕的正教授,他帶領的團隊從事碳交易平臺研發,為奧運會開閉幕、國慶60周年紀念活動等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模擬仿真,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合進行產品信息可追溯與評價等項目。他強調,大機的在線能力強,短交易、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大機處在了核心的位置,以大機為主體,配合分布式處理系統搭建混合云是理想的組合。
把握計算機前瞻研究方面,打造高端平臺和高端人才
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于近日獲贈價值一億元人民幣以上的Z10型主機,之前專門派到IBM沃森中心學習,籌備為大連理工建立沃森中心,從事面向智慧城市方面的研究。
華中科技大型網絡與計算中心康玲副主任談到,與其他國際企業相比,IBM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深入,更持久。該校從1995年開始就與IBM合作大機教育,在人才培養、師資共建、科研創新方面受益良多,很多老師都曾到美國進行學習。移動在主機上的應用,以及IBM大機可以裝Linux等,展示了主機與時俱進的一面。該校將來會在大數據中心、云存儲方面在大機上著手科研工作。
云南大學軟件學院梁宇副院長談到,該院以工程應用為主,重點是從旅游、交通等行業,以及政府、企業的大量數據中,探討挖掘有價值的信息,以及投入泛亞云,大數據、移動計算、物聯網等領域,帶動云南大學主機研發的全面升級。
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毛睿副院長談到,大機代表了服務器最尖端的技術,大數據的幾個V如果同時存在,集成的方案是無法搞定的,而在大機上則會有10倍的提升。形象地說就是,再多的小舢板可以湊出航空母艦的噸位,但是代替不了航空母艦起降飛機的功能。真正的難題,還是需要靠大機。
通過廣泛的訪談,給人感受最深的是:大機持續地在學校播種,在社會發芽,在科研開花,在市場結果,形成了良性的正向循環。大機與時俱進,擁抱開放,又在更高更遠的層面布局著更大的正向循環。大機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大機的魅力,久經風雨,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