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網絡空間的行為準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對于大國還是小國、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個人還是商業公司,都是如此。”10月17日,在京 舉行的第六屆香山論壇分組會議上,主持人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副總裁馮德威首先指出了對于“網絡空間行為準則”這一議題討論的必要性。他同時也指出了一個事 實:“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還處于嬰兒期。”
馮德威列舉了目前在國際上已有的為規范網絡空間的國際合作——
2001年11月由歐洲理事會的26個歐盟成員國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南非等30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在布達佩斯簽署的國際公約《網絡犯罪公約》,成為全世界第一部針對網絡犯罪行為制定的國際公約。
在2013年12月27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就信息安全成立新的政府專家組。
今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就打擊網絡犯罪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同意加強網絡犯罪調查合作和信息共享,探討網絡空間的國家行為準則。
這些成果雖然可喜,但顯然離建立一個統一的、國際公認的網絡空間行為準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球范圍內網絡安全局勢復雜
中國外交部網絡事務辦公室主任戴懷成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當今世界的網絡安全局勢“非常復雜,難以用一兩句話說清楚”,但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有上升的苗頭。“現在恐怖分子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技術來搞恐怖襲擊活動。這對每個國家都構成很大威脅。一些恐怖勢力利用網絡來煽動、組織、蠱惑、串聯,這個問題至少中國政府是非常重視的。”戴懷成說。
二是,一些國家加快網絡戰準備,網絡軍事化傾向值得重視。
三是,在互聯網的全球治理領域,在實現資源的公平分配和共同管理方面還不盡如人意,在網絡規則制定方面還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也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認為,國家之間在網絡空間領域展開新一輪的博弈,會帶來在網絡空間爆發國家沖突的潛在危險。
沈逸還認為,“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大規模鋪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存在技術上的漏洞,它可能引發突發事件造成大規模的動蕩, 這是網絡安全的另一威脅。”他舉例說,“比如現在的股票市場交易越來越多地依賴計算機自動量化交易。但程序有時是會出錯的,一旦出錯就會帶來非常大的負面 影響。美國等國家已經開始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演習。”
“我們以為講的是同一件事情,其實并不是這樣”
認清了網絡空間面臨的安全威脅以后,在制定網絡空間行為準則的國際對話中,還存在不少障礙。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施萬通認為,各國對網絡安全定義的認知差別是國際合作中最大的問題之一。
“對于網絡安全,各國在討論時以為我們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但其實并不是。”施萬通說,“如美國等國傾向于認為網絡安全主要與私人和商業領域相關,但中國等一些國家則更傾向于認為,網絡安全是公共領域的議題,與國家安全相關。”
施萬通表示,如果各國對網絡安全的定義無法達成一致,那么在對話的時候就難免陷入“雞同鴨講”的境地。“光大而化之的討論網絡安全是無用的,因為我們講的不是同一個問題。”
“這樣的對話不僅存在于中美之間,也存在歐洲與美國之間、歐洲國家之間。”“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去找到那些各方討論的問題有交集的地 方。比如,網絡如何影響個人,如何影響國家安全,如何影響區域的安全,這是3個不同層面的問題。我們需要分開來,一一去聚焦。”施萬通說。
網絡主權的概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
有關網絡空間行為準則的討論中,另一個值得各國關注的概念是“網絡主權”。
今年7月,在中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在這部法律中,首次明確了“國家網絡空間主權”概念。
沈逸認為,不管各國是否明確提出“網絡主權”概念,事實上,“所有國家都在實際情況中不同程度運用了網絡主權的概念,區別在于有的國家說出 來,有的國家不說出來。比如美國,它的做法是把它的主權擴展到整個網絡空間。”沈逸分析說,“中國強調的網絡主權邊界和地理邊界基本上重合。”
“從國際法上來講,現在沒有一部所謂的網絡空間國際法。美國的做法是把武裝沖突法應用到網絡空間。從未來看,圍繞網絡空間來搞一部國際法是大勢所趨,但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戴懷成也認為,網絡空間雖然有跨國性、匿名性的原則,但是它并沒有改變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主權平等等基本原則,國家主權原則同樣適用于網絡空間。這一主張越來越多地被世界各國接受。
“關于網絡主權的內涵,國際社會也正在進行討論,希望能達成共識。對于中方來講,我們認為網絡主權至少包括3個方面:第一,是一個國家對領 土內的信息通信設施和開展的活動有管轄權。第二,一個國家應當有權力根據本國國情制定互聯網政策。第三,任何國家不應當利用網絡干涉他國內政。”戴懷成 說。
應該有怎樣的網絡空間行為準則
我們需要建立怎樣的網絡空間行為準則?戴懷成認為,“中國一直提倡網絡空間的和平原則”應該得到廣泛認同。
“網絡雖然是個新疆域,但也不是法外之地,因此需要有法治來維護每個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此,中國一直在推動國際社會制定各方能接受的網絡規則,為建立合理的國際網絡秩序發揮積極作用。” 戴懷成說。
中國曾在2001年與俄羅斯等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草案,這是國際上第一份全面闡述網絡空間規則 的文件,也是中國政府為維護全球網絡安全提供的一個公共安全產品。今年1月,中國又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一起提交了這一草案更新的案文,結合網絡領域形勢的發 展作出了一些補充和完善。“我們希望這份文件為國際社會討論網絡秩序奠定較好的基礎。”戴懷成說。
施萬通則認為,“公平”也是制定網絡空間行為準則時的應有之義。“網絡空間的格局與現實中的國際格局很相似,有的國家實力很強,有的國家實 力相對較弱。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架構來保護這些弱勢的國家,而像現實世界中的東盟、歐盟、聯合國的機制在處理網絡空間類似問題時都顯得不是特別有效。” “所以,當我們制定網絡空間行為準則時,要避免網絡空間的恃強凌弱。但無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施萬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