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麗中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進聯合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綠色發展舉措正在全國落地生根。
以淘汰落后產能為例,2012~2015年,國家在電力、煤炭、煉鐵、煉鋼等16個行業大力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共淘汰電力產能2108萬千瓦,煤炭5.2億噸,煉鐵5897萬噸,煉鋼6640萬噸,水泥5億噸,平板玻璃1.4億重量箱,焦炭7694萬噸,鐵合金925萬噸,電石454萬噸,電解鋁141萬噸,銅冶煉246萬噸,鉛冶煉315萬噸,造紙2602萬噸,切實促進了節能降耗不斷取得新成效。
走向清潔能源之路
中國能源發展的歷史波瀾壯闊,從缺油少氣到能源消費居世界前列,短短40年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隨著經濟新時代的到來,能源結構調整勢在必行,新能源發展恰逢其時。
“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是伴隨著新中國經濟發展逐步成長壯大的。”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謝長軍表示,改革開放以前,新中國的風電、光伏主要是解決海島和偏遠農村居民的用電問題,沒有產業化。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開展風電并網示范研究,開啟了可再生能源產業化道路。改革開放40年來,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國家在體制上給予了充分保障,如國家能源局專門成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同時,國家還出臺了眾多相關法律和政策,包括總量目標、強制上網、分類補貼、專項資金保障等制度,以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納。可再生能源產業從無人問津,到形成了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資料顯示,1982年,我國將新能源技術開發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第一次將新能源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1993年原電力部在汕頭召開風電工作會議,提出風電產業化及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規范化。1995年原國家科委、計委和經貿委共同制訂《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1996-2010)》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項目”,指導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1.4倍、4倍和168倍,直接帶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
不過,煤炭就此退出舞臺嗎?答案又是否定的。許多能源學者都提出了一個觀點:當前乃至一段時期內,中國煤電將持續扮演電力系統主力軍的重要角色,這是基于中國的現實及歷史的需要,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再生能源的總量上還難以替代當前火電的主要供能地位,清潔化利用傳統能源值得重點關注。“更少的煤炭發揮更大作用,而不是全面‘去煤化’。”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如是表示,我國能源稟賦不夠,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綠色低碳的戰略方向,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開源節流,打造煤炭工業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