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的最終達成提高了人們對促進氣候穩定的投資方向的重視。必須留在地下的不可燃碳的最大部分是煤炭。然而,油氣投資具有特殊的宏觀經濟意義,一旦油氣行業的投資活動與導致油氣資產閑置的氣候路徑相左,就可能引發一場有關潛在擱淺資產和金融混亂的辯論。
另一方面,鑒于碳氫化合物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依然不減,在石油和天然氣供應方面符合需求模式的及時投資仍然是過渡時期關系能源安全的一種關鍵組成部分。稀缺導致的高油價和高油價不僅有助于清潔能源的開發,也有利于可再生、高碳能源替代品的投資。自2014年末以來的油價周期,加之能源轉型加速的預期,引發了油氣上游投資的深刻轉型。油氣上游行業減少并調整了投資活動,其行業內投資支出已穩定在較2014年歷史峰值低30%以上的水平。這是一個結構性轉變,從大規模、長周期、高含碳資產的投資轉向小規模、輕質致密油田的模塊化開發。盡管有跡象表明北美地區成本的再次上升,但管理紀律、技術進步和供應鏈豐富確實降低了上游行業的開發成本。
上游油氣的全球投資情況
油氣上游部門的整體財務狀況趨于穩定。大型國際石油公司在削減債務的同時,將資本重新投入股市。美國的輕質致密油工業正在成為一個成熟、財務可持續的行業;因此即使在經濟低迷時期,其也獲得資本的青睞。總的來說,因為輕質致密油行業的杠桿率較低,出于市場或地緣政治發展需要,該行業獲得資本并不意味著會對加大投資造成嚴重限制,同時向股市返還資本也相對不會受到金融混亂的影響。油氣行業中唯一受負債拖累的是北美頁巖氣行業,但頁巖氣行業的短期前景減輕了長期氣候政策的對其財務的影響。
2017~2018上游投資的變化,在選定的區域
在國際能源署(IEA)的可持續發展方案(SDS)中,全球石油需求下降幅度遠低于《巴黎協定》達成“低于2℃”目標,但其下降幅度遠高于地質儲量枯竭造成的油氣減產量。因此,大量的油田開發投資與能源轉型是完全一致的,也是關系能源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油氣行業目前的投資活動在投資支出、油田開發處罰、項目組成、對天然氣項目重視度等方面與SDS要求基本一致。這為整個行業能源平穩轉型創造了條件,不會導致行業出現嚴重的資產閑置問題。但是,政策驅動型投資的成效與低碳替代能源對石油需求的影響顯然不足以使石油需求下降到SDS所預期的水平。這將導致經濟出現繁榮與蕭條交替循環的風險,并最終導致金融混亂和能源轉型脫節。
全球發現的傳統資源和總上游投資中的勘探占比
2016年,在德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制定的快速轉型方案(FTS)更為嚴格:“1.5℃內的能源轉型”。這對油氣投資雖然造成了更大的影響,但并沒有完全消除油田的開發。雖然在FTS方案中,為使資源保留在地下,一些以往的勘探投資項目出現閑置;但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出發,如果及時執行需求減少政策,閑置資產的規模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