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高德地圖2017年Q2全國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全國多個城市的交通擁堵在第二季度出現拐點,擁堵程度獲得緩解,其中一二線城市表現尤佳。而與這個節點巧合的是,共享單車在這個季度也創下了騎行的新紀錄。
共享單車,一出生就帶有互聯網基因和智慧的氣息,對于大城市交通擁堵病,或可開出一劑緩解病情的新“藥方”。
全國多城擁堵情況現拐點 5公里出行生態重構
這份由高德地圖、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ofo等合作發布的報告顯示,就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全國交通擁堵出現拐點,較之去年同期,全國百城中有77座城市擁堵程度出現下降,其中擁堵降幅超過8%的城市達到了15座。以北京為例,北京擁堵下降的幅度達到了5.47%。
“從綜合的數據和具體的情況來看,今年全國整體擁堵緩解進一步擴大。此外, 互聯網+交通 模式發展迅猛,多數城市在創新管理上的進步,2016年底大批的城市基礎建設竣工,地鐵的開通、城市快速路的開通都是拐點形成的原因之一。”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分析師房一多告訴記者。
“但結合共享單車投放和發展的數據來分析,共享單車的日益活躍,特別是地鐵周邊單車出行對擁堵起到的緩解作用同樣促成了拐點。”房一多說。
高德地圖發布的歷史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相較2015年同期,全國的交通擁堵情況嚴重,僅有5城的交通得到緩解。不論一線二線,還是南方北方,擁堵程度均由不同程度的加劇。而共享單車的出現,讓曾經的“自行車王國”重拾騎行習慣,并重構5公里出行生態。
根據2017年Q1報告顯示,在北京,駕車用戶5公里以下的短距離出行占比下降最為明顯,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減少了3.8%,在上海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也減少了3.2%。
共享單車成助力軌道交通的“利器”
ofo和摩拜數據顯示,在其投放量最大的前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交通擁堵呈現下降趨勢。這其中,獲益不匪的是深圳和天津。而在被ofo視為投放主力的北上廣深,改變尤為明顯。
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四城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早晚高峰擁堵情況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下滑,而在這個時段,正是ofo平臺訂單量劇增的時段。以北京市的早高峰時段為例,ofo的訂單量和北京的擁堵延時指數呈負相關分布,訂單量越大,北京的擁堵緩解情況就愈發明顯。
高德騎行導航數據同樣顯示地鐵周邊是騎行活躍的區域,恰好匹配了地鐵站周邊的單車需求。騎行越多、擁堵越少、緩堵趨勢明顯。
摩拜單車的調研結果同樣作證了上述結論。“我們了解到,曾經擁堵在人流密集地區、屢禁不止的黑摩的在一些城市逐漸消失。選擇共享單車的市民讓黑摩的沒有了市場。地鐵口周邊2到3公里的房租和房價有所上升,因為這個距離因為便捷的共享單車不再成為尷尬的距離。”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CEO王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并不是他們當初創辦摩拜時能預見到的。
遠距離的出行背景下,共享單車并不能解決出行難題,但從共享單車的接駁需求看得出,在一個擁有軌道交通網絡的城市,共享單車是解決公共交通至家門口或辦公室通勤困境的利器。
王曉峰說,摩拜單車的絕大部分使用數據集中在2到3公里,他們對市場的判斷是,即便目前每天使用的人次超過2500萬,依然有巨大的潛力。
互聯網智慧貢獻治理城市擁堵新“藥方”
27日,在第二屆“互聯網+城市交通管理創新”論壇上,高德集團總裁俞永福代表高德地圖宣布已與全國100多個大中小城市達成戰略合作,共建智慧交通。他認為,交通出行是一個全局的概念,是人、車、路三者的連接。通過用戶、企業、政府的協同,在出行需求和出行管理這兩端統一調度,通過政企合作的云端交通“大腦”,與基于端的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務平臺的有機結合,形成云和端的協調一致,最終實現全局道路資源和使用的最優。
業內人士認為,交通大數據,一直都是準確描述城市擁堵現狀、呈現擁堵演變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資源;也是擁堵成因及解決對策研究、輔助政府出臺管理政策、制定更合理的改善措施,從而助力城市治堵緩堵的有力抓手。交通大數據的重要意義已經成為社會、企業和政府的共識。
“共享單車的出現充分利用了智能化手段,使得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它的方便。互聯網和大數據,以及企業的探索和努力,既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也符合綠色、生態、共享的發展理念,共享單車可以說是創造了解決末端交通的非常好的范例和實踐。”中國工程院交通強國戰略重大項目組副組長、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說。
不過,共享單車雖對于一線城市交通擁堵緩解明顯,同時也制造了一些城市新問題,比如無序的停放。王曉峰認為,更加科學的管護是解決方案,而已經出現的建議停放點、號召市民將自行車車頭沖外擺放等引導方式也是可以借鑒的經驗。
“我們愿意開放我們的數據給城市管理者。一些城市計劃修建自行車道,但如果沒有數據、包括擁堵對比數據支持是很難做出決定的。我們希望我們的數據能為城市規劃起到積極作用。”王曉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