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鼻祖Jawbone最近陷入了困境,種種跡象表明:這家紅極一時的獨角獸正在衰落。
Jawbone是一家依賴概念和融資存活的企業,其主打產品智能手環并沒有技術門檻,而且也沒有挖掘出用戶需求,銷量遠不及國外的Fitbit和國內的小米。其實,即便主打高端市場的Fitbit手環和打出低價牌的小米手環也是乏善可陳,既沒有用戶的當前剛需支持,又沒有技術革新挖掘新興需求,甚至都沒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圈起小眾市場。因此,當融資環境并不景氣時,創業公司必然會失去話語權并走向衰落,一點兒也不會感到讓人意外。
但是,Jawbone并不是孤立的案例,還有Google Glass、模塊化手機等也都壽終正寢,它代表的是全球智能硬件創業公司的一種典型生存方式,這種方式強調概念,忽略價值,更加關注PR和融資,而不是核心技術和用戶體驗。從最近爆出的各種創業報道來看,智能硬件創業領域哀鴻遍野。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亞馬遜的Echo智能音箱,全球各大媒體最近都在瘋狂報道,試圖分析和歸納出其成功的原因。亞馬遜的Echo誕世5年以來,其銷量一直穩步上升,據傳今年累計銷量能夠達到千萬量級,這對于售價達到179美元的智能硬件來說,確實是個亮眼的業績,然而,更為重要的則是Echo的口碑積累一直非常不錯。
為何智能硬件創業哀鴻遍野呢?
我們先從市場的本質屬性談起,在很多分析人士看來,Jawbone的失敗是因為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而其他智能硬件,諸如智能家居,甚至服務型機器人所描述的需求,其本身就是偽需求。確實,有很多智能硬件創業公司試圖創造一種用戶需求,比如智能窗簾,但是這種畢竟還是少數。
那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設備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呢?從人性追求美、懶、嗨的進化趨勢來看,這是必然的。其實,你手邊就有好幾個可穿戴設備,比如耳機,天然的可穿戴設備。至于智能家居,難道你內心真的不需要一個忠實的、隨叫隨到、還能無限干活的機器仆人嗎?毋庸置疑需要呀!所以,與其尋找那么多市場的借口,不如先從創業公司自身來找找原因:
第一:融資驅動的創業公司太過嬌氣
典型的案例還是亞馬遜,號稱最殘酷的華爾街,竟然容忍了這家公司20多年不盈利。還有我們國內的京東,他們的估值已經無法用任何數據來表示了,就連A股也難望其項背。這種超級寬容同樣延伸到了創業領域,于是就有了Jawbone連續融資13輪存活下來。這就傳遞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全球很多創業公司,包括國內的諸多創業公司,自然而然就認為資本的錢是非常容易拿的,只要做做PR,講講故事,錢自然就到手了,而到底如何落地,如何盈利,收益怎樣,這些最有價值的東西反而都被忽略了。
這種寬松資本環境的另一惡果就是讓部分創業公司一直生活在溫室之中,經不起任何市場的風吹雨打,既然錢如此好拿,為何創業者還苦逼的去思考、去干活呢?其實哪有容易切入、還能穩穩賺錢的市場,A股兩千多家企業,又有幾家是民營資本,少數成功的企業也都是苦熬磨難挺過來的。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必然的,創業者做的都是最累最苦的未來市場。即便比較成功的Echo音箱,也苦做了5年,項目幾度被停掉,甚至首發都不敢宣傳,而采用邀請的方式謹慎推廣,而反觀其他智能硬件的創業公司,滿嘴概念,不見產品,Jawbone連耳機都做不好,何談可穿戴設備的鼻祖呢。
第二:技術創業的公司幾乎不做技術
這是很奇怪的現象,Jawbone做技術嗎?似乎不做,因為從來沒看到Up手環有什么革命性的變化或者將來有新的技術注入,很多時候我都在懷疑,這是一家工業設計公司。那么國內的智能硬件情況又怎樣呢?除了已經死了的一大波山寨型的智能硬件公司,目前活躍的幾家似乎也不樂觀。
當然,技術投入是非常花錢的,亞馬遜僅僅為了Echo的核心技術麥克風陣列,就相繼投入了巨資,并且為此收購了多家公司。為了保證效果,Echo的主要成本還是花費在了麥克風陣列上,而國內又有幾家這樣去評估技術呢?正是這種苛刻的技術追求,才保證了Echo能有較好的聲學效果,較短的延遲時間,而這才是實現真實場景下語音識別率提升的關鍵,自然,效果的提升就是語音交互更加的自然。
第三:技術創業從來不考慮用戶體驗
這個問題可以從微軟開始談起,即便技術再牛X,也不要強加給用戶去適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是B端還是C端,用戶都是最終掏錢的主,而很多創業公司一副牛X的樣子凌駕用戶之上,這違背了商業的最初邏輯。我們可以挖掘需求引領用戶,但不意味著要讓用戶為技術創新直接買單,當然間接是必須的,否則企業的投入窟窿也補不上。
不尊重用戶就很難做好用戶體驗,沒有好的用戶體驗,自然就無法站穩市場,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這一切都被2VC的創業公司忽略了,不琢磨用戶的需求,反而研究起投資人愛好。所以Jawbone很難從用戶角度去改進產品,他們有大把大把的機會,但是沒有珍惜,而Echo音箱的團隊則是必須仔細揣摩用戶的每一個反饋,甚至因為同期競爭的其他方案,隨時可以把他們的項目停掉。
為何亞馬遜Echo卻獨領風騷?
再來看為何亞馬遜Echo音箱的成功,我這里定義為成功,是因為智能音箱這個產品系列以后也會賣得不錯。這個問題我曾與業界的資深投資人和市場戰略分析人士深入探討過,其中不乏峰瑞資本的李豐、朱祎舟,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和聯想的李智勇,這幾人曾主導投資過國內專業從事智能音箱解決方案,特別是麥克風陣列的新興公司。
我們大概總結了三個方面,也回應一下圈子里盛傳的生態鏈制勝一說,生態確實重要,但不是Echo成功的核心,因為早期Echo根本就沒啥生態之說,哪有公司會為一個沒有上量的音箱整合生態資源呢?
首先,來看Echo的需求,Echo畢竟是個音箱,因此其第一屬性不是智能,而是音箱。音箱這可是一個大產業,國內就是個千億級以上市場,A股也上市了不少傳統音箱企業。這說明了什么?這是一個存在巨大機會的市場,需求是剛性的,雖然不及手機,但算下你家里的電子設備,除了家電,可不就是耳機和音箱?說到這里我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因為用戶手邊的設備都和我們聲學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這竟然被我們,還有投資人都給忽略了。
其次,有了需求,做不到也是沒有意義的。以HiFi和電腦音箱為代表的傳統音箱市場已經萎縮,新興的藍牙音箱銷量很大,但是沒有技術革新,反而把原本簡單的聽音樂需求搞復雜了。本來三個步驟可以聽到音樂,現在要花費7步甚至10步繁瑣的過程,而且還不一定能夠聽到。所以音箱其實非常需要技術革新。
怎么去做?WiFi音箱顯然不行,同藍牙音箱一樣,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智能音箱顯然是個方向,但是這里要注意一點,智能音箱首先要解決它是一個“音箱”,聲學在線也曾在《智能音箱未來如何?到底有哪些神秘的聲學技術?》那篇文章里討論過這個問題,做成一個好音箱這本身就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才能做到。再加上智能,這又涉及到了更深的聲學技術、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技術,全球能整合這套技術的寥寥幾家。即便看到Echo的成功,國內至今也沒有仿制成功。
最后,還要談談智能的問題,到底我們該又如何理解智能呢?Echo給出了很好的示范,語音交互不是一種輔助技術,而是在很多場景要替代觸摸屏的核心技術,是下一代的語音交互界面。因此,Echo十分鮮明的去掉了觸摸屏,這十分大膽,但是卻符合技術進化的趨勢。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需要仔細思考人工智能的進化問題。O‘Reilly的CEO TIM曾經在Linkedin上探討了”Fit and Finish“如何讓交互更完整,著名作家、科技點評人李智勇老師同樣持有這個觀點。
國內為何沒有出現類似的產品?
國內最先模仿Echo的產品就是京東和訊飛聯合推出的叮咚音箱,但是銷量并不好,另外一家小智音箱基本死掉了。為什么呢?很多媒體人和投資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和KEYTONE VENTURES的朱璘多次拉各種圈子深聊這些問題。
這兩個產品,小智音箱是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僅靠山寨死掉了,叮咚音箱的銷量不佳則是涵蓋了多個技術、生產和產品層面的問題。我不擅長分析別人失敗的原因,留給更專業的投資屆人士去和大家分享探討。總得來說,這么久沒有出現類似產品走俏,確實也打了我們仿造大國的臉面,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我們國家未來的消費升級確實要靠技術去驅動。從技術創業的角度來說,我特別認同峰瑞資本李豐的觀點,這是一個價值回歸,好人才能賺錢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重新認識和評估技術的價值以及商業變現。
如何打造國內的智能音箱奇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打造國內的Echo,必然要解決技術和產品的問題,而且應該發揮國內傳統音箱行業的優勢,帶動更多廠商去合力打造智能音箱產業鏈條。由于智能音箱涉及的技術太過復雜,最好也有一家類似MTK的公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做好底層的技術支撐和工業生產保障。
國內目前能夠提供這種技術的公司非常少,當前僅有科大訊飛、聲智科技和思必馳擁有成熟且經過市場驗證的麥克風陣列技術,而這是Echo音箱的核心技術,也是Echo音箱的主要成本。但是僅僅有麥克風陣列技術還是不夠的,因為這僅僅解決了智能問題,卻沒有解決音箱問題,顯然,我們還需要一套從模組、OS到云端,包括麥克風陣列、語音識別、語義理解、音箱聲效和聲波對碼等全套智能音箱的解決方案。這些廠商只有開放才會推動國內智能音箱的產業鏈條,從而帶動圍繞整個語音交互設計的生態,促進國內人工智能的技術和商業進展。但是,具體如何,還要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