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思科的說法,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臺聯網設備,而據專家估計,在未來五年中,IoT將對全球經濟產生3.5萬億美元的影響。不只是冰箱,我們還會看到家庭能源系統、安全設備、娛樂產品、游戲、交互式穿戴設備——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問題是,這真的會發生嗎?難道我們看到的市場占有率不應該比現在更大嗎?
雖然眼下IoT是一個熱門話題,但現實并沒有像每天上網的專家所預測的那樣。整體看來,確實沒有那么多聯網的手表、恒溫計或者配件。據AcquityGroup報道,只有“7%的消費者擁有自己的可穿戴IoT設備,而4%的消費者擁有家居IoT設備”。
本文將探討IoT需要先于消費者體驗之前完成的事情,包括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集中式IoT平臺的必要性、一套國際通信協議、用戶教育和更高的安全性。
向用戶提出一個明確的價值主張IoT是一個由聯網設備組成的、具有無限潛能的網絡,許多技術和互聯網專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不過,也有許多人不那么確信,他們尚未完全接受這個概念。這是由于目前缺少一種普遍適用的價值主張——某種讓人們有理由走出家門購買和連接智能設備的東西。
消費者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企業需要將簡單易用的IoT設備送到人們的手中,以展示它們的潛力,而不是指望人們理解對IoT設備的需要。
瀏覽下任意科技商店的IoT分部,你就會看到相當多怪異而又似乎多余的設備。除了少數有用的安全設備外,我們還不清楚它們是干什么用的,我們為什么要購買它們,或者我們該如何開始在其他東西都不聯網的家里安裝它們。
為了了解如何開始從事IoT,我們應該回過頭來看看智能手機的變革——尤其是iPhone——這無疑是IoT同時代的先鋒。
iPhone的真正價值不是它的電話或短信功能,而是能夠使用門類齊全的免費和付費應用程序。不過,在iPhone最初推出的時候,它是如此的新奇,以致不得不盡量保持簡單。史蒂夫?喬布斯只介紹了它的三個主要功能:音樂、電話和Web。
當應用商店最終于2008年中期推出的時候,用戶已經習慣了設備多功能性的概念,而蘋果對應用質量進行了更高程度的控制。
憑借便捷簡單的特點,Android和蘋果應用商店讓智能手機成了消費意識的前沿。雖然如此,智能手機并沒有為了獲得市場份額而費力地推廣;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至于IoT,如果聯網確實增強了智能設備的功能,那么說服一名消費者購買它就沒有任何障礙。智能設備本身只能因真正增加價值而存在。例如,將枕頭連接到互聯網以便測量睡眠模式,這聽上去可能非常有趣,但最終可能只會成為一個讓生活更麻煩的新奇物件。
舉個當代的例子,NEST恒溫計會學習用戶行為,調整家里的溫度以適合居住者的偏好,并在檢測到家中沒人的時候自動關掉加熱器。它更環保、更經濟,每年可以節省數百美元的電能。其價值顯而易見,像這樣的智能設備已經找到了一個人們愿意為之消費的市場。
另一方面,當涉及更多抽象的概念時——如智能配件和可穿戴設備(比如谷歌眼鏡),公眾就需要更多的令人信服的理由。穿戴,充電,甚至只是使用上的不便(設想一下,因為不能訪問網絡而被鎖在了家外面),必須通過巨大的價值主張來平衡。
我們需要讓這項技術實用、簡單、易于使用。通過幫助人們習慣這些新工具,并不斷地進行溝通及提供支持,我們就會看到將住宅和設備進行連接的消費者數量實現了有機地增長。
集中式平臺和API開發人員是互聯網和移動變革背后的推動力量。不過,目前缺少一個集中式IoT平臺,讓我們無法看到發生在移動設備上的那種增長和創造性。
例如,Android和蘋果應用商店已經成為試驗和開發的中心。目前,93%的開發人員都專注于開發智能手機應用——這沒什么可奇怪的;這些標準平臺縮短了推向市場的時間,而且降低了風險。
據報道,開發一款iOS應用的平均成本是27463美元。如果有一個有保障的應用專營店,比方說,開發人員就知道他們有一個訪問量很大的專營店來銷售他們的產品。
另一方面,生產一款商用IoT設備的成本就要高得多了,如果我們將Canary、SmartThings、Dropcam和Nest給出的、在將產品推向市場之前的成本平均,那么這個成本大約是250萬美元。另一方面,創建IoT產品有成本更低的方式,像類似Tessel和Onion這樣的項目,但相對缺乏資源和財政支持的開發人員還需要更大的動力才會考慮轉向智能物品應用設計。
雖然制造商漸漸認識到設備之間和品牌之間軟件標準化的重要性,但他們應該看下智能手機的例子。一個集中式的開源應用商店將成為進一步創新、整合和節省成本的重要催化劑。
不過,問題不只來自通信,還存在于制造商提供的API中。通過允許新增連接和交互,智能設備生產商為公眾創造性的使用他們的產品提供了可能。非常像我們在應用商店里看到的那樣,新的開發人員會加入進來,利用這個機會創建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新用途。
誰知道呢,未來,也許你可以將咖啡機同智能手機的鬧鐘連接起來,當早上第一次無意間走進廚房時,咖啡已經煮好在等著了。
互連性和通用IoT通信協議曾有一份報告預測,2015年,50%的北美人會購買至少一款家用智能物品。消費者對智能家居7x24小時聯網生活的概念越來越感興趣,而對于IoT開發人員而言,另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關于設備之間的兼容性。
在連接性獲得更好的標準化之前,消費者在試圖讓他們的設備交互時還會繼續面臨技術上的難題,尤其是在家居環境中,智能物品很可能來自許多不同的供應商,有不同的通信協議。
MikeHarris是Zonoff(Staples智能家居技術的開發商)的首席執行官。他談了設備無縫集成的重要性,他說:“我們設想有一個這樣的家,Wi-Fi、Z-Wave、ZigBee、藍牙等開放標準可以同傳統的專有標準,如Lutron的ClearConnect,完美協同。”
當然,Harris是正確的,大型IoT廠商需要確保專有軟件和硬件符合行業標準,使用一種讓設備之間可以交互和共享數據的通信協議,而不管這些設備的品牌是什么。
安全人們不僅需要了解采用IoT的原因和方法,他們還需要確定他們使用的設備是安全的。這明顯是許多人都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那些有名的黑客入侵互聯網汽車事件之后。
IoT開發人員、企業和消費者等都必須認識到,每一臺設備都是一個潛在的目標,這就是為什么安全會成為IoT大張旗鼓地應用之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正如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所看到的那樣,隨著計算機運行微軟的操作系統,特定平臺的使用范圍越廣,就越激發黑客去利用它。在這個網絡安全糟糕的時代,大量的惡意軟件都以聯網的計算機為攻擊目標,創建通常用于DDoS攻擊的“僵尸網絡”。
同樣的道理,IoT領域有一些知名的廠商,許多都提供單一的設備;例如,隨著AmazonEcho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它成為黑客攻擊目標的價值越來越大。
幸運的是,與個人計算機不同,IoT設備的功能有限。這種限制使設備本身不大可能包含攻擊者尋找的功能或信息。真正的問題是,一旦網絡上有一臺設備遭到入侵,黑客訪問其他聯網的設備就容易很多了,因為防火墻和隱匿策略已經被繞開了。
消費者關心的另一個安全方面是關于個人數據收集。如果在數據收集、第三方共享及導出或刪除所有存儲的信息方面沒有明確的策略,那么IoT的應用就會因為消費者擔心被資本家利用而受限。
IoT最強大的地方不在于它能為個體做什么,而在于它總體上能做什么。當我們有一個問題的量化數據時,機器就可以優化解決方案,靠人類的直覺來發現這樣的問題根本是不可能的。
解決這些安全問題并不容易,但我們不應該低估我們發展和創新的愿望。通過現有產品的數字化以及新的工具和設備的聯網,我們將在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里看到快節奏的、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旦我們有一個安全的系統和一個強大的價值主張可以向消費者展示,有一個集中式平臺可供訪問,而平臺上滿是連接物質和數字生活的應用,那么我們就會看到專家們所預見的IoT應用的爆炸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