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公認最偉大的發明是計算機,比特時代,就此展開。比特可以說是人類早期工業文明之后,對人類文明貢獻價值最大的要素。如果說基于原子的工業革命是對人類改造世界的體能延伸的話,那么比特的革命就是對人類智慧的延伸。
早期比特承載的信息,是科學計算的結果,信息的價值有限。70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機的大量商用,比特成為商業流程的載體,比特的價值逐步釋放出來,成為今天信息社會的基石。
今天,隨著芯片制造能力的巨大進步,人們具備了移動計算的能力,我們今天手里的一部小小手機的計算能力就堪比上世紀90年代的超級計算機!而我們的信息交換的網絡也實現了巨大飛躍,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每一個人的城市生存方式,這使得我們的周圍,堆積了越來越多的比特。有專家指出,從2010年開始,每一年所產生的數據,超過之前人類所有數據的總和,人類和人類城市在這一刻,邁進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城市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什么?它實質上就是人類城市活動的信息,匯集成為一個城市在信息空間的一個映像,今天的城市,實際上由兩個部分構成,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城市物理空間和信息世界的互動,為城市的變革創造了新的動力。并由此誕生了一個新的概念:CPS(信息物理系統)。用虛擬信息空間來影響、改造和驅動物理城市,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既是目標,也是一個過程。
2014年以來,對于中國當前階段,智慧城市要做什么,經過幾年的試點和實踐,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形成基本共識,那就是以改善民生為核心,以民生服務為抓手,并以國務院的名義正式下發。
毫無疑問,人類終將生活在城市。智慧城市為每個生活在城市的人,帶來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環境、更多的參與機會,帶來了幸福和繁榮。我們也一直在努力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每個公民能夠積極參與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為自己營造美好的智慧家園。
所謂智慧城市,是說我們生存的城市空間,僅僅具備現代化設施和高樓大廈是不夠的,還應該具備溫文爾雅的城市氣質、充滿智慧的管理思想,讓城市在風險應對、危機應對中,從容淡定,化險為夷,急中有智,將“物”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有機結合,“開展智慧產業、智慧工業、法治政府、智慧養老和公共安全等智慧治理領域的推動工作”,讓幸福和智慧得到激情的釋放,“暢享城市智慧新生活”。
尤其是隨著城市化規模的擴張,以及自然性的減弱,風險已成為必然,管理者更應該登高望遠,將現代化、信息化、風險預警意識納入常態,借助于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思維,讓城市“聰明”起來。
智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更要學習和借鑒。
第一,城市管理者應淡化物本意識,強化人本意識,將城市和“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舍本逐末,過分注重外在輝煌,而形成了內在空虛和空洞。
第二,應該借鑒國際化的城市管理經驗,注重城市面貌現代化,也要多強化智能化和風險管理意識,將風險管理納入管理常態,樹立防患于未然的公共安全意識、風險應對意識。
第三,樹立大管理、大數據意識,善于利用并駕馭信息數據,多一些“心中有數、眾智成城”、“新常態的城市治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等,提升管理效能。
智慧城市已成為城市競爭力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手段,城市政府超前引領重在強調政府中觀視野和事前調節,依靠市場機制,輔以各種政策和措施,營造城市的安全可信賴和信息繁榮環境,使城市在區域競爭中贏得時間差,抓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