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王斌 攝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轉型成績單十分亮眼
筆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保定市工業生產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018年以來,通過開展針對性的結對幫扶企業、指導企業申報入統等工作,實現觸底回升。全市(含雄安)157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月當月增加值同比增長17.6%;1-3月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5.8%;全市(不含雄安)13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以上)3月當月增加值同比增長21.1%;1-3月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7.8%。2018年工業經濟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0家。
近年來,保定市鼓勵支持企業加大與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積極開發新產品,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年內培育省級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4家以上,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1家以上,認定市級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20家以上,同時積極引導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進入規模以上行列,支持建設一批“孵化+創投”、“互聯網+”等新型孵化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舉辦各類培訓活動30場次,培訓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創業者4000人(次),培訓10萬人(次),推動成長性企業轉型升級及企業家隊伍建設。
2017年以來,保定市實施“大智移云”引領計劃,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智能制造”、信息基礎設施、應用平臺等方面的新信息技術應用項目建設。2018年實施“互聯網+”,深入推進“兩化融合”,推進“智能制造”,實現產業創新。年內培育工業云與工業大數據試點項目1-2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1-2家、智能工廠2個、數字化車間6個,打造5個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標桿項目,全市“兩化融合”指數提高2個百分點,關鍵工序制造裝備數控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
據了解,在推進工業轉型升級上,保定市積極對接雄安新區,與賽迪研究院合作,謀劃了工業轉型升級方案,以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為引領,對接雄安新區建設,著力構建“253”新型產業體系。“2017年總投資約290億元的78個項目列入省千項重點技改項目計劃,總數居全省第5位。”
加快推進智慧保定建設 積極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目前,保定市有省級軍民融合型企業76家,產業示范基地6家,產業示范園區4家,產學研用示范基地13家。2017年,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達到400億元。下一步,將以做強軍工、發展“軍轉民”、培育“民參軍”為抓手,不斷優化軍民融合產業結構,加快形成“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到2020年,全市軍民融合產業力爭在規模、效益、布局、服務能力等方面取得明顯提升。力爭培育發展軍民融合企業150家左右,形成“1+1+10”的產業布局,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比2017年翻一番。
關于保定市智慧城市建設情況和下一步打算,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大力推進智慧保定建設,搭建智慧保定政務云平臺,實現主城區公共區域無線局域網(WIFI)全覆蓋和免費開放。下一步,保定市將推進“八個基礎平臺+十一項應用”和基礎網絡建設。
據了解,市工信局把“一個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綜合指導,多個行業設計創新中心產業支撐”的“1+N”計創新體系建設作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特點,積極推進保定市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建設。市工信局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表示,未來,保定市將構建產業結構優、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質量效益顯著提高、集約水平高、發展模式新、能耗排放低、融合程度深、開放程度高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鏈接:
“兩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 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1+1+10”產業布局:即環雄安新區和環首都軍民融合產業帶和10個省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
八個基礎平臺:即“智慧保定”云平臺、大數據交換共享中心、城鄉網格化管理和便民服務系統、互聯網+移動支付(市民云卡)系統、企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城市地質與地下空間綜合管理平臺、城市視頻監控資源整合共享系統、城市wifi熱點覆蓋與服務體系。
十一項應用:即智慧政務、智慧旅游、精準扶貧、時空信息云平臺、智慧國土、智慧環保、智慧農業、高分中心、智慧文教、智慧出行、智慧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