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昨天舉行。本屆會議的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上海可持續發展”,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作為上海“智囊”的國際企業家們,其實與上海面臨著同樣的挑戰。于是,擁抱互聯網、擁抱顛覆和變革,成為與會國際企業家的一致觀點,他們認為,企業需要加速轉型,形成屬于自身的“數字未來”。同時,上海作為中國第一批將互聯網整合到城市發展規劃中的城市,可以為全球企業擁抱互聯網提供良好的機遇。
“恐龍”企業不得不變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每一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國際高參”們總會談論經濟危機帶來的挑戰。但不管全球經濟壓力如何加劇,他們總還保持著自信,顯得游刃有余。可是這一次,當會議第一次將討論主題定為“互聯網”時,部分來自金融、制造等相對傳統領域的企業家,語氣變得激動了,提及的問題尖銳了,甚至互相發出警告,認為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刻。
“現在所處的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如果我們做錯了,讓競爭者超過了我們,我們就可能被顛覆。不僅是你的市場份額沒有了,基本上你就消亡了。”在眾多企業家的發言中,銀瑞達集團董事會主席雅各布 沃倫伯格的觀點最為尖銳,幾乎是給所有傳統大企業敲響了警鐘。沃倫伯格甚至把自己和同行們比作“那些比較老的老恐龍”,他認為從現在開始就要讓年輕人加入來挑戰“老恐龍們”,讓傳統企業產生創新思維,改變過去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恐龍”才可以往前走。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真的不覺得我們是‘恐龍’。”在點評沃倫伯格發言時,會議主席wpp集團創始人蘇銘天爵士反復強調了這一點。他認為傳統的“巨無霸”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可以抓住機會,實現自我變革。蘇銘天在大會主旨發言中表示,互聯網已經進入到每個行業當中,從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成員企業,到上海市政府,大家都可以看到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但是如果大家不抓住、不進行積極反應的話,它們很可能成為威脅和風險。”
蘇銘天表示,上海為企業擁抱互聯網提供良好的機遇,“上海將進一步擁抱中國國家的戰略重點“互聯網+”,將高科技和傳統的行業,制造業、能源、農業、金融、公共服務等進行更緊密的整合,從而讓這個城市更加智慧、更加發達、更加互聯、更加高效。”
貝恩公司董事會主席加迪耶什說,“任何一個公司要有自己的‘數字未來’,就必須要愿意顛覆自己的行業,否則的話其他人就會領先這個行業的未來。”加迪耶什表示,在上海的“互聯網+”時代,首先要進一步的加快創新和創業,創新要吸引更多的來自國內國外的創新者,另外要繼續強調教育,關注企業轉型所需要的技能和人才。
智慧城市源于智慧政策
與會企業家普遍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上海已經在智慧城市建設上邁出了卓越的步伐,而他們對上海未來的智慧程度,也有著更高的期待。
多位企業家都提出,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將大數據融入城市產業產值,提升城市服務功能。
“我們的城市一定要有基礎設施來收集在能源使用、交通、環保、教育、衛生、噪音、行政事務方面相關的信息。”engie集團董事會主席熱拉爾 梅斯特雷認為,大數據技術可以讓城市提高滿足市民需求的能力,收集來的數據可以用來分析并優化公共基礎設施,幫助市民擁有更好的商品和服務。他同時建議,數據收集機構應該將這些數據向所有社會成員開放,從而能夠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公共空間,改進科學模式,同時推動開放式創新。
“智慧城市源于智慧政策。上海登記機動車數量已達250萬輛,因此政府采取了擴大公共交通系統,限制機動車牌照發放數量等政策,我認為是非常有效的。”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十分贊賞上海在治理交通方面所實施的政策。他補充建議,上海可以進一步向倫敦和巴黎學習,利用數字技術管理公共交通,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減少能源消耗。
“今后所有的診療都可以通過數字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從而讓醫療變得更高質。”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介紹,比如醫療數據的互聯網互通對慢性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數字化以后,當病人更換醫院后,新醫院可以直接獲得病例而不需要重復檢查,而且還能及時獲得病人所有的歷史診療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醫療數據?施萬建議,應該讓所有利益相關方一起合作,如政府、醫院、學術機構,以及醫藥企業等,這是通過智慧城市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