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新形勢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選擇

責任編輯:editor007 作者:李廣乾 張睿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5-11 22:33:17 本文摘自:中國節能在線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社會形勢將發生諸多變化,也會相應地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及其管理體制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著眼于我國社會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討論未來若干年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的技術、產業、政策管理問題。

重大政策環境變化

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政策環境,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

第一,經濟新常態。我們對于經濟新常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過程。最初是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到2014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新常態做出權威闡述,從九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定義。就智慧城市而言,多數是要由政府出資,目前我國財政收入轉為中低速增長,智慧城市建設的融資方式將成為重要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部門出臺了關于PPP的操作細則,以便指導各個地方采用PPP的方式開展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未來智慧城市項目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第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習總書記上任之后,這一兩年圍繞著國內區域結構調整,區域發展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我們談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都是講四個方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中部塌陷或者中部淪陷,西部是經濟相對比較落后(但是資源豐富),然后是東北三省。近期,國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重新布局,201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新的四大發展戰略――京津冀東北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珠江―西江經濟帶。這與以往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體現的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格局,令人耳目一新。在新的戰略格局中,城市群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信息化建設發生重大的變化。體現為五個方面: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日益主導信息化發展方向。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成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化應用的重點,移動化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其次,信息化發展動力由外生向內生轉變。電子政務對信息化的拉動作用開始減弱,電子商務成為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內容,社會對信息化已經不再陌生,更不再排斥,甚至將信息化看作是企業、單位生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再次,平臺經濟成為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方向。無論是以前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系統還是近年來的電子商務網站、移動社交社區,統一共享成為平臺競爭的終極結果。

另外,信息化管理體系發生變化。2014年,國家建立了中央網信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領導下的統一協調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體制,當前,智慧城市與信息惠民、先進制造業等信息化工作各自為政、缺乏統籌的現象應該得到改善。

最后,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成為未來信息化發展重點。“互聯網+”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受到全社會關注;互聯網思維成為信息化的基本理念。

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新的形勢對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可以總結為“五化”: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化。移動、寬帶、智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堅持的方向和原則。要堅持云的思維,避免根據項目、部門、小規模建制區域進行規劃建設,同時適應移動智能化發展趨勢,構建區域性大型(城市群)信息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

二是業務標準化和平臺化。智慧城市一定要克服地方的傳統部門或區域建制的思維模式。例如,很多地方政府發展電子商務,建設相關的網站,但最終銷聲匿跡。未來,開展智慧城市的項目建設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違背信息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要求,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維強行去推。

三是大數據化。其涉及對于基礎數據的認識。電子政務的四大基礎數據庫,無論是對大數據還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大數據建設要與已建立的數據資源連接起來,根據當前的結構化數據,實現數據資源的標準化。同時,為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相關制度建設。

四是融資社會化。智慧城市建設中要明確業務類型,區分政務類、公益類與市場類業務項目,規定相應的建設管理運維規范。在統一規劃前提下,積極引導社會資金進行PPP建設模式的探索。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重點是運維和運營,讓其發揮長效作用,因此PPP模式需要重點考慮這一因素。

五是產業發展同步化。智慧城市建設要與制造業信息化、互聯網+等戰略行動計劃相協調、相促進,同時,與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目標掛鉤,實現人的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的統一。在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促進信息化建設與產業發展方面的雙重功能。

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選擇

必須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新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具體抓手,不僅要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時強調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規范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所出現的混亂局面。智慧城市建設應納入區域發展的總體安排,基于五大城市圈來加強省級政府的交流,統籌整個區域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融合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成為支撐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內需市場。但從政策層面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尚未與我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實現有效銜接。為此,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應該與各地先進制造業規劃(如“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強統籌,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融資方式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政策制定需要破解的另一個重要課題。如果能正確認識智慧城市的作用、內容,創新投融資方式,智慧城市建設反而可以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在政策傾斜中,尤其要重視發揮云計算的作用。基于城市群大范圍地建設云數據中心,節能高效,而且能與信息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步,讓地方享受到新技術更新換代的成果。

從全國統籌的角度看,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在當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發揮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作用,綜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管理功能,通過領導小組主導智慧城市建設規劃實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關問題舉行跨部門協調會議,解決技術標準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業務協同與資源共享問題。

關鍵字:智慧智慧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節能在線

x 新形勢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選擇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新形勢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選擇

責任編輯:editor007 作者:李廣乾 張睿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5-11 22:33:17 本文摘自:中國節能在線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社會形勢將發生諸多變化,也會相應地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及其管理體制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著眼于我國社會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討論未來若干年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的技術、產業、政策管理問題。

重大政策環境變化

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政策環境,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

第一,經濟新常態。我們對于經濟新常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過程。最初是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到2014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新常態做出權威闡述,從九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定義。就智慧城市而言,多數是要由政府出資,目前我國財政收入轉為中低速增長,智慧城市建設的融資方式將成為重要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部門出臺了關于PPP的操作細則,以便指導各個地方采用PPP的方式開展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未來智慧城市項目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第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習總書記上任之后,這一兩年圍繞著國內區域結構調整,區域發展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我們談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都是講四個方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中部塌陷或者中部淪陷,西部是經濟相對比較落后(但是資源豐富),然后是東北三省。近期,國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重新布局,201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新的四大發展戰略――京津冀東北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珠江―西江經濟帶。這與以往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體現的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格局,令人耳目一新。在新的戰略格局中,城市群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信息化建設發生重大的變化。體現為五個方面: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日益主導信息化發展方向。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成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化應用的重點,移動化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其次,信息化發展動力由外生向內生轉變。電子政務對信息化的拉動作用開始減弱,電子商務成為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內容,社會對信息化已經不再陌生,更不再排斥,甚至將信息化看作是企業、單位生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再次,平臺經濟成為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方向。無論是以前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系統還是近年來的電子商務網站、移動社交社區,統一共享成為平臺競爭的終極結果。

另外,信息化管理體系發生變化。2014年,國家建立了中央網信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領導下的統一協調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體制,當前,智慧城市與信息惠民、先進制造業等信息化工作各自為政、缺乏統籌的現象應該得到改善。

最后,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成為未來信息化發展重點。“互聯網+”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受到全社會關注;互聯網思維成為信息化的基本理念。

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新的形勢對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可以總結為“五化”: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化。移動、寬帶、智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堅持的方向和原則。要堅持云的思維,避免根據項目、部門、小規模建制區域進行規劃建設,同時適應移動智能化發展趨勢,構建區域性大型(城市群)信息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

二是業務標準化和平臺化。智慧城市一定要克服地方的傳統部門或區域建制的思維模式。例如,很多地方政府發展電子商務,建設相關的網站,但最終銷聲匿跡。未來,開展智慧城市的項目建設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違背信息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要求,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維強行去推。

三是大數據化。其涉及對于基礎數據的認識。電子政務的四大基礎數據庫,無論是對大數據還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大數據建設要與已建立的數據資源連接起來,根據當前的結構化數據,實現數據資源的標準化。同時,為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相關制度建設。

四是融資社會化。智慧城市建設中要明確業務類型,區分政務類、公益類與市場類業務項目,規定相應的建設管理運維規范。在統一規劃前提下,積極引導社會資金進行PPP建設模式的探索。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重點是運維和運營,讓其發揮長效作用,因此PPP模式需要重點考慮這一因素。

五是產業發展同步化。智慧城市建設要與制造業信息化、互聯網+等戰略行動計劃相協調、相促進,同時,與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目標掛鉤,實現人的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的統一。在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促進信息化建設與產業發展方面的雙重功能。

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選擇

必須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新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具體抓手,不僅要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時強調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規范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所出現的混亂局面。智慧城市建設應納入區域發展的總體安排,基于五大城市圈來加強省級政府的交流,統籌整個區域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融合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成為支撐國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內需市場。但從政策層面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尚未與我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實現有效銜接。為此,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應該與各地先進制造業規劃(如“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強統籌,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融資方式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政策制定需要破解的另一個重要課題。如果能正確認識智慧城市的作用、內容,創新投融資方式,智慧城市建設反而可以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在政策傾斜中,尤其要重視發揮云計算的作用。基于城市群大范圍地建設云數據中心,節能高效,而且能與信息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步,讓地方享受到新技術更新換代的成果。

從全國統籌的角度看,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在當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發揮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作用,綜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管理功能,通過領導小組主導智慧城市建設規劃實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關問題舉行跨部門協調會議,解決技術標準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業務協同與資源共享問題。

關鍵字:智慧智慧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節能在線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屯留县| 嘉兴市| 湖州市| 探索| 广饶县| 漾濞| 沁源县| 牡丹江市| 黄石市| 香河县| 芒康县| 郸城县| 河北省| 灵山县| 平定县| 腾冲县| 嘉鱼县| 关岭| 孟津县| 平塘县| 翁牛特旗| 聂荣县| 青龙| 页游| 湘潭市| 邓州市| 南漳县| 遵义市| 灵台县| 洛川县| 惠州市| 德庆县| 舒城县| 彰武县| 甘泉县| 陇川县| 崇义县| 保山市| 南开区|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