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行,可先在家查詢手機電子站牌,然后在車站通過智慧公交電子站牌了解所乘公交車還有多久到站,全程精確掌控時間;想要了解食品藥品是否安全,只要上網就可實時了解從田間到餐桌、從原料到工廠的食品信息、藥品信息等;社區居民可以足不出戶實現水電暖、通信、物業等項目在線繳費;坐地鐵、進小區刷門禁、去車庫停車等,靠一張卡就能搞定……而這一切,在將來的智慧城市里,只不過是日常狀態。
智慧城市,這一聽上去依然新鮮的詞匯,不知道曾讓多少城市躍躍欲試。據悉,自2013年多部門聯合發布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意見至今,目前全國已有40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智慧城市。2015年8月,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智慧城市2.0時代的頂層設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但是,在這股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中,細致觀察不難發現,很多加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跟風”心態嚴重。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地區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價值歸根結底應該落腳在何處仍需有清晰的認識。
毋庸置疑,智慧城市是國家進行城市規劃、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思路。不過,當“硬”的科技手段達到標準后,如何將城市的規劃管理智慧地與人相連,是智慧城市可否落腳的“軟”關鍵。也就是說,所謂智慧城市建設都應該緊緊圍繞著“以人為本”進行,讓“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智慧城市建設的始終。
何謂“智慧”,并非將人取代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不僅是技術上的更新換代,也并非只是效率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實現——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無論哪個方向,都應該時刻追問“是否抵達人本”。只有這樣,智慧城市的建設才能夠擁有更多人的支持。否則,如果智慧城市建設陷入純技術依賴之后,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沒有靈性的城市,如此的城市也注定是與“智慧”格格不入的。
與此同時,“以人為本”還體現在每個市民的參與度上。正如美國城市規劃專家簡·雅各布斯所言:“只有在所有人都參與建設的前提下,城市才能為所有人提供一些東西。”換句話說,智慧城市必須具備集思廣益的包容性。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靈魂,智慧城市亦是如此,它的發展需要太多當地百姓的主觀能動性。當地百姓生活有何訴求,在公共交通、醫療衛生、入學就業等方面有何建議,等等。如果智慧城市的管理者能夠更多地站在當地百姓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能夠吸納居民的智慧,并將其融入城市建設,那么,必然能夠打造一個人性化、符合市民期待的智慧城市。
另外,智慧城市還應具有溫度和充滿溫情的城市,彰顯容納低收入者或外地人的氣度,盡力幫助低收入者找到改善生活的機會。例如,中國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其速度遠快于城市的物質供應和社會基礎設施擴建所能承受的程度,隨之產生諸如住房、教育、醫療資源匱乏等問題,這給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提出了現實挑戰。截至2014年底,中國有農民工2.69億人,而且每年還在以600萬
人左右的速度遞增。與其說農民工在務工城市未能享受到與戶籍市民同等待遇,是因為存在身份歧視,不如說是城市整體資源供給不足所致。由此,城市管理者要從人口有序落戶、產業轉移與升級、推進城市更新等方面用心經營,兼顧到每一個弱勢群體,智慧城市美好愿景才不會落空,才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留在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亞里士多德曾經這樣說道。真正的智慧城市,必須時時刻刻堅守“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訴求,從“人”本身出發,獲得一種人性的靈感,這才是智慧城市的最終價值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