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未來將橫向構建“一個中心四大平臺”,打造立體化交通信息化體系。
在一部手機上可實時了解全市所有交通信息、通過在線教育可實現“無紙課堂”、借助“云端”可享個性化健康服務……這些看似極具智慧的場景,通過大數據開放應用,“十三五”期間或可覆蓋至所有中山市民。
在近日中山公布的“十三五”規劃草案中,明確提出通過制定公共機構數據開放計劃,建設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應用數據。5年內中山擬重點建設十大“益民服務云平臺”,在信用、交通、醫療等民生保障服務重點領域,政府數據將向社會開放。
5年后,大數據如何為中山市民的生活“添智慧”? 南方日報記者 高薇 李鳳祥 鄧泳秋 羅麗娟 郭冬冬
教育
建大數據庫令教學更智慧
一個長著方形顯示器的腦袋、有著柱形身子的機器人,在寬敞的教室里移來移去。你叫一聲“老師”,它就會走到你跟前;如果你將英文單詞讀錯,它也會過來給你示范正確發音;它還可以遠程連接家長的手機、電腦,使他們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身體情況。隨著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的發展,這個看似神奇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
有教育界人士將此稱之為“智慧教育”或“智慧課堂”。近年來,不少城市、企業和高校紛紛涉足于此,希望“搶灘”這一龐大的市場。在中山的“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同樣關注到這一領域,提出要建設智慧教育云平臺。即以在線教育為核心,建立包括全市各階段適齡入學人口基礎數據庫、學生基礎數據庫和終身電子學籍檔案等在內的教育大數據庫,推進各級各類優質教學資源聯網共享,推進在線教育產業的發展和本土應用。
未來5年,學生的學習場景將出現怎樣的變革?
以最近獲省教育創新成果一等獎的“云閱卷”為例,系統會自動進行試卷分析和統計,將不同科目試卷的最高分、平均分、正確率最高題目、錯誤率最高題目等各種數據一一羅列,從而給出關于本次考試中不同科目的數據分析報告。按照設想,系統還能將學生在校期間的錯題收集入庫,有針對性地為每個學生推送復習材料和題庫。如此一來,能讓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
“智慧教育云平臺不能僅局限于數據的互通和共享。”一位長期從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業內人士說,智慧教育云平臺應該是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打造的物聯化、感知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平臺,包括智慧課堂、智慧學習、智慧評價等內容。它能自動記錄學生或老師的學習、教學軌跡形成大數據。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被分析和利用。
該人士認為,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涉及多個方面,要全面統籌地推進。“政府做什么,企業做什么都要清楚明確,不能將這個東西完全交給企業來做,但也不能全靠政府來做。”他說,政府和企業各有優勢,其中企業有資金、懂市場,但多會選擇產出高的內容來做,會忽略或放棄一些基礎性的東西,這些有時候恰恰是最需要做的。這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了。
交通
數據中心撐起“便民出行”
未來,不僅可以通過一部手機購票、實時了解交通擁堵路況、各大汽車站余票信息,還可以具體了解到每條路地下的管線、車站等信息。根據規劃,在“十三五”期間,中山將打造“智能交通云平臺”,目標是以低碳便捷交通為核心,建立集合人口遷徙規律、公共出行需求、樞紐客流規模、車輛船舶形勢特征等大數據庫,為優化交通運輸設施規劃與建設、安全運行控制、交通運輸管理決策提供支撐。
事實上,早在2015年市交通運輸局便推出中山市第一個公共交通服務平臺——中山市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已經納入了市內所有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并兼容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形式的公共服務軟件,可提供包括實時呈現交通擁堵路況、各大汽車站余票信息等在內的近30項服務。
上述便民系統只是中山智能交通云平臺的一部分。根據《中山市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6)》,該市在交通領域明確了3大類基礎數據庫,6大類信息化建設主題,為未來5年交通信息化建設指明方向。
據悉,中山未來將橫向構建“一個中心四大平臺”,包括交通運輸綜合數據中心,視頻監控、地理信息、衛星定位和統一信息門戶,打造立體化交通信息化體系。此外,未來還將廣泛建立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APP)和12328服務熱線的多維服務體系,務求為市民便利享受交通信息服務提供多維度支持。
其中,打造全市交通運輸綜合數據中心,是市交通局信息化總體規劃目標“一個中心四大平臺”中的關鍵項目,能有效解決中山市綜合交通行業現有信息系統建設所面臨的數據孤島、業務無法有效協同等問題,實現中山市各交通相關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
據悉,除了接入交通運輸局所有信息系統數據外,該中心還將接入市公路局、公安交警支隊、住建局、規劃局、國土局、海事局、航道局以及交通運輸企業等相關單位的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對中山市交通規劃、建設和發展提供科學、充分的數據支撐,數據中心力爭2016年年底完工。
中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余錫盆透露,目前該局還在開發“交通地理信息一張圖”,即把管線、站點的設置匯聚到一個地理信息中去。未來只要打開相關網址,就能知道每條路有多少條管線,有多少個車站。
醫療“云端”上的個性化健康服務
去年年底,中山4家三甲醫院率先實現檢驗檢查結果和診療信息互聯互通。市民在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博愛醫院、小欖人民醫院就醫,醫生在診室內,通過病人授權就能查看病人的診療信息,一份完整的病人健康視圖隨后可呈現在醫生眼前,包括用藥、檢驗、檢查結果等,免去患者在就診時的重復檢查。此舉既可節約時間和費用,也有助于提高醫生診治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打破當前的醫療瓶頸,已經成為當今醫療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事實上,去年以來中山已開始探索“云端”上的醫療服務。在中山“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健康服務云平臺就被列為未來5年擬建的十大益民服務云平臺之一。
記者了解到,健康服務云平臺,是以健康醫療信息為核心,建立向市民開放的電子健康檔案盒電子病歷數據庫,搭建互聯網共享醫療平臺,建設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計劃生育等醫療健康管理和服務大數據應用體系。
中山市衛計局副局長伍中慶表示,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和運用以及大數據的顛覆性創新,給醫療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它能將各“孤島”的信息連接、共享起來,整合優化配置資源,實現最大效益。借助這些先進技術,建設健康服務云平臺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病程管理的連續有效性,促進慢病的規范化、網格化和遠程化管理,進一步滿足廣大老百姓居家防病、治病、養病的需求。
據了解,中山將進一步擴大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數據接入面,連接市內各公立醫院,形成中山市區域內檢驗檢查和診療信息互聯互通,豐富市民的健康檔案。未來5年,中山將逐步把更多公立醫院以及社區服務中心接入到信息共享平臺中來,隨后再接入公共衛生數據,如居民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信息,最終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統計分析,豐富市民的健康檔案、區域流行疾病的分析預防等。
未來場景“智慧校園”的一天
清晨的陽光照進學校宿舍的走廊,原本亮著的燈自動熄滅。在起床鈴響起的同時,當天的課程內容已在宿舍內的電視屏上顯示出來。就這樣,學生們開始了一天的智慧生活。
從校外而來的老師,正開車駛入校園,校門口的交通信息自動采集裝置和視頻抓拍裝置已經識別出這是學校的教師,于是自動放行。此時,同學們走進教室,視頻攝像頭自動給每個同學進行臉部識別,記錄下他們的考勤情況,并上傳到教務系統。
上課鈴響后,語文老師打開黑板,露出一臺超大屏液晶顯示屏。在手機上輕按幾個鍵后,當天的教學內容就在顯示屏上出現。講臺下,學生們打開自己的書包——一臺平板電腦,并在屏幕上找到語文課本,翻到和顯示屏上一樣的界面,課文以“文+圖片+視頻”的多維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他們饒有興趣地跟著老師學了起來。
一節課很快就要結束,老師開始布置作業,學生的電腦上出現“測試”頁面。不一會,就聽見“嘩嘩嘩……”的聲音,大家陸續提交作業。老師點擊“評價”二字,電腦開始自動評價和分析。幾分鐘后,作業分析回發到每個人的電腦上,大家不僅看到自己的答題情況,還可看到全班的整體答題情況。
晚上,學生們陸續入睡。感應不到人聲后,校園內的路燈等逐漸熄滅,而安防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仍在履行著安全監控和自動報警的職責,守護校園的平安。
委員聲音
馮氏(利豐)集團華南首席代表兼總經理、政協委員林至穎:
工業服務云平臺需精準選擇產業
中山在“十三五”期間,提出打造工業服務云平臺,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目前,中山的產業相對來說都比較傳統。當下我們都在講大數據和互聯網經濟,工業生產很多時候也需要數據化、精細化和柔性化,因此,建設工業服務云平臺非常契合中山的產業現狀和變革方向。
對此,我有三個方面的建議。第一,在政府推動的背景下,我擔心企業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沒有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去應用政府提供的云平臺資源。企業內的部分員工,對于如何去運用大數據和云平臺,在能力和知識上也尚有欠缺。因此,政府和企業需要對人才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和教育,而這是建設和運用工業服務云平臺的基礎。
第二,大數據也不是所用的產業都適合,比如服裝、食品等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就不一定適合運用這樣的云平臺;相對來說一些高端的產業會更加契合,比如健康醫藥、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等產業。因此,政府在推廣這樣的云平臺的時候,一定要精準化選擇產業。
其三,大數據和互聯網的運用,也不單單是在制造環節,需要從全價值鏈的角度來通盤考量,包括品牌的打造、產品的設計以及市場的營銷和售后。因此,應該全面來看待這樣一個云平臺,不能僅僅為了趕時髦,提出這樣的概念。
另外,對于中山提出的建立以肉菜追溯為核心的食品保障云平臺,建議可以向香港借鑒經驗。目前在香港,如果消費者在超市購買的肉類蔬菜,都可以通過掃碼來了解其產地、生產日期等信息。這首先得益于香港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已經建立起的嚴格體系,無論是進口食品還是本地的食品,在追溯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規則;不過,好的標準和規則制定之后,企業和政府的執行力才是關鍵。由于一些歷史因素,長期以來香港在標準執行方面一直都非常嚴格,這也是食品安全溯源系統能夠順利運行的關鍵。
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政協委員梁仕倫:
十大益民服務云平臺需全民共建協同收益“十三五”期間,中山提出要建設智慧城市,對大數據的開發應用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以前講到大數據和互聯網,更多的是商業和產業領域,實際上民生方面大數據也有非常大的價值,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如果有一個完善的云平臺,對于食品經營者的監管,就有了更為堅實的技術基礎和保障。
實際上,大數據的應用沒有所謂領域的限制,只要掌握了完備準確的數據,在任何領域都可以加以運用,無論是商業產業領域,還是民生,乃至政府決策,都有非常大的價值。中山“十三五”期間系統化提出打造十大益民服務云平臺,是執政理念的轉變,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具體體現。
打造益民服務云平臺,除了要打破政府部門之間的限制、理順行政流程之外,必須要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平臺的支撐。但是如果云平臺僅僅運用到監管領域,這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涉及民生的環保、食品和交通等領域,需要更多市民和社會組織參與進來,共同建設協同收益。
比如,益民服務云平臺建立起來之后就有了數據的入口和出口。一個消費者發現一個小吃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就可以通過手機智能終端,將投訴信息直接發布到云平臺上,監管部門可以第一時間檢測到。經過核實后,也可以第一時間將食品安全信息通過智能終端發布出來。
這樣,借助于云平臺,一方面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更豐富的基礎數據,就內部決策而言,在提供數據支撐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參與監管的力量被無限放大,幾乎人人都可以借助這樣的一個云平臺上傳數據和信息,監管漏洞則盡可能最小化;同時,有了這個云平臺,對于政府部門需要公示的信息,可以最快速便捷地到達市民的手中,尤其是涉及民生領域。
十大益民服務云平臺
1.電子政務云平臺
2.工業服務云平臺
3.智慧教育云平臺
4.健康服務云平臺
5.食品安全保障云平臺
6.生態環保云平臺
7.位置服務云平臺
8.智能交通云平臺
9.社會保障云平臺
10.城市管理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