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迎來“落地元年”,國務院發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又為智慧城市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但目前,“信息孤島”正成為制約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瓶頸。專家表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融合和數據共享,政府部門只有加速開放城市“大數據”,才能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納入新型城鎮化規劃
自2013年以來智慧城市建設在國內遍地開花。僅住建部公布的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總數已達193個,工信部公布的試點名單也達到140多個,80%以上的二級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目標。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智慧城市被納入規劃之中。規劃明確要求要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伴隨該規劃的出臺,業界認為將進一步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據機構預測,“十二五”期間國內智慧城市建設規模將達2萬億元。未來智慧城市建設將催生跨領域、融合性的新興產業形態,還可以引發相關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成為國內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近期召開的“第二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系統院士論壇”上,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CSST)首席戰略官曹國輝表示,新型城鎮化的提出,將是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最活躍促進因素,這也是企業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需要技術的充分集成,讓物聯網、云計算等智慧系統與新能源等低碳系統充分融合應用,從而發揮提升城市品味以及人們生存品質的價值。
“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智慧城市帶來巨大的市場發展機遇。” 智慧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系統服務板塊常務副總裁閻鏡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型城鎮化其實是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方式,推進產業和城市的協調發展。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
“信息孤島”制約智慧城市建設
民生證券日前闡述今年第二季度投資策略時認為,經過此前孕育推廣期,智慧城市已經開始逐步落地,訂單逐步開始兌現。通過智慧城市相關企業業績預告可以發現,2014年一季度相關企業業績增速良好。
然而目前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智慧城市建設涵蓋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城市中大數據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許多城市數據很多都相對孤立和封閉,往往不向外界開放。比如說城市建設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等數據,通常很少向外界開放,致使相關數據的價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缺少這些城市數據的支撐和應用,一些智慧城市也顯得不太“智慧”。
上海浦東智慧城市研究院盛雪峰認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融合和數據共享,但是很多地方將智慧城市建設等同于信息化建設,部門系統自行其是,難以互聯互通,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化孤島。
“智慧城市的智慧來自大數據。沒有大數據,智慧城市就是一個空架子。”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對于爆炸式增長的政府信息,只有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分析、挖掘、應用、管理,才能從海量、復雜、實時的信息中發現有用信息、提升應用,真正釋放智慧的價值和能量。 針對當前的信息孤島、數據封閉現狀,閻鏡予向記者表示,目前一些城市數據不開放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問題,擔心數據泄密;另一方面是管理問題,需要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
開放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切入點
在專家看來,城市數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資產,政府開放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切入點。政府的數據開放有利于市民參與城市的管理和對政府的監督,改進公眾服務和社會管理,營造創新環境和釋放商業機會,打造眾“智”成城的生態。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認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合理推進戰略應該是以實用性為目標,打通數據孤島,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推進高水平決策和高水平應用。城市大數據的建設需要政、企、民三者合作,而政府將在數據管理和開放中起主導作用。
政府應帶頭公開相應的城市數據資源。孫丕恕表示,開放數據是數據挖掘的重要來源,城市數據來自市民和政府,只有開放數據,才能使智慧城市的數據收集更全面,才能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
針對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大數據開放帶來的數據安全問題,閻鏡予認為,數據安全問題是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臺的核心,所有的數據都在平臺上運營,一旦不安全,相當于整個城市的基礎數據都出現泄密。因此,智慧中國集團在建設智慧城市時就重點打造具有安全性和冗余性的城市級管理平臺,確保城市的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