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城市模式相比,智慧城市的亮點在“智慧”二字,但此亮點也造成目前智慧城市建設出現誤區,即技術驅動特征明顯,各地爭相把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城市建設中,包括時下流行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等。CMIC認為,智慧城市不是單純信息技術的疊加,在技術應用之余,城市本身的訴求更該得到發掘和重視,避免所謂的只見智慧不見城市。
一般而言,城市進步與三種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密不可分。一是工程性基礎設施,包括能源系統、交通系統、通信系統、環境系統、防災系統等;二是綠色生態基礎設施,包括林地、草地、公園以及開放空間等的規劃和利用,該設施系統可幫助改善空氣質量、水質、氣候等城市自然元素;三是社會性基礎設施,包括行政管理、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城市人文因素。此外,與三類基礎設施并行的,是與之配套的運行機制和管理系統。
目前我國有超過300個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但多數城市規劃只在上述三類基礎設施的某些方面進行表面嘗試,有關運行機制和管理系統基本沒有變化。例如:智能交通可歸于工程性基礎設施類,目前該領域應用主要通過采集道路交通信息,為市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務,而更深層次的交通路網優化以及交通信息整合等均為涉及;環境方面,傳感器的普及使環境污染檢測更加直觀便捷,有關天氣污染類的App五花八門,通過信息推送及自主查詢,公眾可以得到詳盡的天氣指數,但這對環境本身的改善沒有助益。綜上,可以發現城市智慧化太過平面,城市建設把太多精力放在狀態監控及價值不高的信息服務上,有投入而無效率。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除了信息技術本身,建設者要對城市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心中有數,深度結合社會民生,做到層次清晰,循序漸進,避免資源浪費甚至未來推倒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