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協鑫集團已證實成為近期第一家主動退出歐盟最低進口限價協議(MIP)的大型中國光伏組件制造商,這預示著幾乎所有中國大型光伏公司都已經主動或被迫退出MIP。
協鑫集團旗下子公司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CL-SI)已做出退出MIP協議的決定,此舉意味著該公司要重新承擔41.3%的反傾銷稅和6.4%的反補貼稅。
協鑫集成董事長舒樺先生說道:“經過仔細研究,我們發現歐盟所有主要光伏市場的組件平均售價正在下滑,因而當前的最低進口限價不符合市場實際價格環境。”
“最低進口限價實際上有損于中國光伏制造商,妨礙我們進一步為歐洲市場提供清潔能源產品,反過來又會減少自身的就業機會。歐洲現在既需要就業又需要清潔能源,因而這種做法顯然對雙方不利于創造雙贏局面。”
盡管如此,協鑫集成依然在MIP協議內堅持了很久,而早前,天合光能、阿斯特太陽能、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尚德、中盛光電和樂葉光伏要么主動出走MIP,要么被歐盟委員會以違規為由移出MIP,現在只剩下英利、東方日升、特變電工和江西賽維還自愿留下協議框架內。
而上個月歐盟委員會剛提出要將東方日升移除。
Solar Power Europe總裁James Watson表示,協鑫集成的退出決定證明MIP已經過時了。他說:“最低進口限價只是個權宜之計,經不起時間考驗,跟不上價格發展趨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司不得不訴諸第三方進行價格指數化。”
Watson說道:“沒有公司愿意這么做,因為按照歐洲市場當前價格水平,每瓦56歐分的最低限價有時會比其它報價高出20歐分。近幾周一些歐洲生產商給出了每瓦40歐分的報價。”
“此外,亞洲以及全球各地產能大量擴張也使MIP顯得不合時宜。因此,歐洲唯一的出路就是取消MIP及相關貿易稅,重回市場定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