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光伏行業的發展,在嚴控路條、促進行業降低成本、不斷推進平價上網后,能源局擬推行光伏電站競價上網。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完善太陽能發電規模管理和實行競爭方式配置項目指導意見的函》(下稱“指導意見”)并征求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按照各類型光伏發電的特點和國家支持的優先程度,對光伏發電年度規模實行分類管理。其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基地單獨下達年度建設規模,屋頂分布式光伏和地面完全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不受年度規模限制,其他項目通過競爭方式配置,上網電價作為重要的競爭條件,權重占比至少為20%。
與此同時,能源局強調稱,當前部分地區也出現了光伏電站項目配置混亂等問題,影響了太陽能發電產業的健康發展。為規范市場秩序,確保有實力、有技術、有業績的企業獲得項目資源,促進中國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光伏電站項目原則上全部采用競爭方式配置。
光伏電站競爭上網電價項目,指的是不通過主管部門發放“路條”的方式獲得地面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資質,而是通過市場化的競價方式獲得該資格,在保證一定的發電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誰的報價低誰獲得項目建設權。
有分析人士稱,此次征求意見的政策通過競爭的方式推動電價和成本下降,避免出現政府控制分配指標的狀況,同樣也避免出現倒賣“路條”的情況。對于一些規模化制造企業和低成本資金獲取的開發商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由于目前中國光伏發電上網享受國家電價補貼,但補貼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光伏電站項目總規模受到一定控制,這時所謂的“路條”就成了稀缺貨。據此前光伏業內人士介紹,某些規模較小的光伏公司與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有某些關系,能更容易拿到某些大型光伏地面電站的批文,致使出現倒賣路條的情況。
中國光伏市場并沒有明晰的政策,主要以示范項目為主,金融保險認證等三方機構等對光伏的支持也并未成熟,使得一些光伏企業并不敢輕易將重心放在中國市場。近些年,中國的光伏市場開始出現迅猛發展的勢頭,整個光伏市場的政策逐漸趨于清晰化。
江蘇光伏公司中盛集團董事長王興華曾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此前中盛集團此前并沒有大規模布局國內市場,而是把業務的重心放在海外市場。隨著國家不斷規范光伏市場的政策出臺,外加中國光伏市場的不斷增加,中盛集團開始將業務向國內轉移。
王興華稱,近些年,國家不斷出臺的一些促進規范和整合光伏市場的政策,有利于技術進步和度電成本(備注:度電成本指的是光伏項目單位上網電量所發生的綜合成本)的下降,使光伏行業更好地發展,給一些差異化發展和度電成本低的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其預計,當前中盛光電的電站項目每度電成本5年內還會再下降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