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體制改革、能源革命和經濟新常態的多重因素影響下,電力企業們面臨的挑戰空前。
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以及更長遠的“十三五”,傳統電力企業的命運會怎么樣?如何在新形勢下順潮流而動,革自己的命,求生存求發展?
過去的幾年,風電、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實現了巨大而且快速的下降。光伏系統的成本,在歐美國家,實現了兩三倍程度的下降,而我國低廉的制造成本,更是實現了五倍左右的下降。
屋頂光伏系統的應用,在居住模式更加分散的歐美,迎來了大發展,與儲能系統結合,對公用事業供電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這種情況下,關于電網是否會遭遇“死亡漩渦”的問題被學術、公眾與政府所日益關注。
隨著能源互聯網討論的熱潮與蘋果正式發布第一個商用儲能電池產品,這一討論正日漸升溫。
“死亡漩渦”的宿命?
電網“死亡漩渦”的核心假設在于,如果有用戶脫離電網,那么網絡的成本就必須由剩余的更少的消費者來分攤,從而必須提高單位電價。而提高電價,會進一步強化用戶脫網的激勵,提高用戶脫離電網的吸引力(可避免的成本更多)。
這一正反饋的循環就像一個漩渦一樣,最終會使電力體系崩潰。這一趨勢,似乎是電網無法逃脫的宿命。
在政治極化的美國,這一邏輯正為一些小政黨與極端環保力量所利用,成為聲音最大的一種觀點與宣傳;
在歐洲,大量的光伏入網使得負荷高峰基本消失,而其出力的波動性帶來的電能質量、備用問題卻指向電網的擴建需求,盡管有NGO也會跳出來講“我們已經不需要電網了”,“儲能+分布式發電已經是現實了”;
在我國,由于電價還基本不體現電力的時間價值,幾乎所有的先進互聯網應用都缺乏必要價值,這些討論仍舊顯得是“別人的故事”。
就這些爭論,筆者的基本觀點是:漩渦是可能的,但并不是必然的。用戶脫網的發生,會基于理性的經濟考量,而不會是“能源獨立”的理念或者社會運動。那么,理性的經濟考量會是何種結果呢?
現實主義的討論——消費者選擇何種模式更經濟
這方面的研究日益多了起來,自然也存在著彼此沖突的內容與結論。對基本的成本參數、學習潛力、投資以及需求變化的關鍵假設,也會在很大的范圍內影響其結果的相對大小,甚至關鍵結論的穩健性。
但是,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一個100%自己自足的光伏+儲能系統,要保證隨時的充足的電力供應,必須配備一個足夠大的電池儲能系統,這意味著很大的固定投資成本。起碼目前以及可以預見的短中期,這一系統的經濟性將遠小于通過電網的調節,配備一個光伏+小尺寸儲能系統的經濟性。
這種情況下,用戶即是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商。同樣,電網也會從傳統的單向的電力提供商,變成既提供電力,又接受電力的prosumer。
這種情況下,是否我們可以暢想,所謂的電網“自然壟斷”特性會由于基本供電模式的改變變得不復存在。
電網要與用戶自己自足的傾向競爭,無法單純的提價(這是引發“死亡螺旋”的原因),更需要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來回收電網的投資。這種情況下,電網是不是就不需要政府監管了?
電網是用戶的備用體系,而用戶是電網的需求側響應的資源,電網與用戶prosumer成為互補而不是競爭的關系?
這種可能,在筆者看來,要大于“死亡漩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