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定義及核心功能
SCC認為,一個智慧的城市是要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增強其宜居性(livability)、宜業性(workability)以及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其核心功能可以概括為3C,分別是收集數據(Collect data)、傳輸數據(Communicate data)和處理數據(Crunch data)。
SCC認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對數據的使用,一個智慧的城市是一個“系統的系統(A system of systems)”,能源、水、交通、應急響應、環境等系統之間彼此影響,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過去的數年間,我們大大提升了整合多重數據流的能力,并挖掘出了數據驚人的應用潛力——展示現實、優化行動、預測未來。正是這些應用增強了城市的宜居性、宜業性和可持續性。
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
提升城市宜居性
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智慧城市要為市民創造一個舒適、環保、自主參與、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其中最誘人的要素如低價的能源、便捷的公共交通、良好的教育資源、快速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干凈的水質和空氣、低犯罪率及多樣化的娛樂和文化場所等。
增強城市宜業性
即加快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促進當地GDP增長。智慧城市要為城市奠定促進經濟繁榮的基礎,如寬帶網、清潔廉價的能源、良好的教育水平、多元住宅產品、高效的交通運輸。
強化城市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指的是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方式。智慧城市能夠有效地利用自然,人力、經濟等各類資源,節約成本。合理利用政府財政資金,用于提高現有基礎設施使用年限,替代投入巨資建設新的基礎設施。
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內容
打造智慧能源體系
智慧技術是智慧城市的基礎,能源則為智慧技術提供了動力。因此,能源是建設智慧城市的起點。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形成高效的能源系統,可以讓市民、企業和城市自身監測和控制能耗,不僅有利于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還能節省大量的資金。
打造智慧能源體系的方法如下:(1)配套城市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如智能電網,以平衡供求關系,保持穩定的供電服務;(2)注重能源與其他城市功能系統及服務的共生關系。通信、交通運輸、建筑環境等系統通常與能源網一同布局,具有很強的共生關系。隨著分布式發電、太陽能、燃料電池及相關技術的發展,智慧能源公用設施已變得越來越流行。
構建智慧通信系統
無處不在的寬帶通信是智能城市的先決條件。在一個智慧城市中,人們通過兩種方式使用通信技術:(1)間接連接設備,如各種傳感器。預計到2020年,將有多達500億個設備通過M2M應用連接起來;(2)直接連接設備,如電腦、手機,以及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在兩種方式中,通信都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建立智慧交通運輸體系
智能交通系統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的運輸和管理系統。雖然目前大多城市擁有龐大的交通網絡,然而城市中心區擁堵問題十分嚴重。運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和交通監測儀器,為城市及出行市民提供交通狀況信息,從而有助于減輕擁堵。
健康與社會福利服務“智能化”
智慧的健康與個人服務包括四方面內容:(1)智慧公共衛生系統,利用傳感器收集空氣質量、噪音污染、紫外線輻射等影響公眾幸福感的因子;(2)兼顧市民精神和身體健康情況,市民可以主動接受健康信息,鼓勵市民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分享自己的健康信息;(3)社會福利服務,幫助市民應對濫用藥物、家庭暴力、艾滋病毒,補充營養及提高體能,為流浪者、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幫助;(4)公民教育和技能發展,提供覆蓋所有年齡和所有級別教育體系,如早教、12年義務教育、職業技能教育、人力資源培訓計劃和高等教育等。
創建智能公共安全體系
智能公共安全體系能夠及時地為人們提供犯罪行為及災害的信息,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智能公共安全體系包括:(1)生成城市的公共安全數據;(2)訪問相關數據庫;(3)科學分析數據源;(4)由市民提供信息,例如ShayanPahlevani公司開發的一款名為CrimePush的app,市民可以使用其報告正在發生的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