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2018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大會上,浪潮聯合IDC研究發布了《2018中國AI計算力發展報告》摘要版。
報告顯示,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合肥位列AI計算力城市排名前五位。相關專家分析,北上廣加上浙江,每萬億GDP對服務器的需求遠遠大于其他省,這四個地方的新舊動能轉換走在前列。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陸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做AI的企業中、引領發展潮流的主要還是互聯網企業,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互聯網產業相對發達,AI產業本身也比較發達,而合肥有中科大和科大訊飛,所以AI產業也能在全國排上名次。
杭州AI計算力位居第一
報告試圖通過對AI計算力發展的綜合評估,呈現AI產業發展趨勢、行業現狀和典型的應用,為AI發展戰略制定、AI商業應用、AI架構選型、AI算力優化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 報告考量了政府、區域相關政策法規對于AI產業的影響,地方產業發展現狀以及IT消費市場規模等變量因素。
報告顯示,在AI計算力城市發展排名前五位的城市是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合肥,處于AI計算發展的第一陣營。當地成熟的市場環境以及良好的產業政策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位居前三位的杭州、北京、深圳,已經聚集了一大批AI領域的高科技公司,形成了良好的AI創業創新氛圍;成都、重慶、武漢、廣州、貴陽位列AI發展的第二陣營,這批城市有較好的IT基礎和AI培育環境,并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的構建人工智能產業布局。
在第一陣營中,杭州、合肥成為二線城市中的黑馬,第二陣營中貴陽成為黑馬。據浪潮AI系統架構師邸雙朋對記者介紹,報告考慮了諸多AI基礎設施的指標,還有AI服務器的使用量。杭州近年在新經濟領域發展較快,出現了一批互聯網公司,對AI服務器的使用量日趨增加。貴州近幾年力推發展大數據產業,包括騰訊、蘋果等多家科技巨頭將數據中心放在貴州,貴陽也是聚集了一批數據公司和數據中心,所以整體排名靠前。
而對于合肥,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優勢,也有科大訊飛這樣的AI代表性企業,據媒體報道,中國科大高新園區將打造以中科大智能與信息學部為核心,重點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為支點的科教創新平臺,并以園區為核心,規劃5000畝中國(合肥)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科研教育、智能語音、芯片和創新孵化、智能視覺及語音產業等七大功能區。
金融成AI最佳應用場景
計算驅動了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也反向促進了計算的變革與創新,兩者相輔相成。人工智能應用快速落地并賦能更多的行業,數據和訓練任務量呈指數級增長,激發了對計算的巨大需求。OpenAI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AI訓練中使用的計算力每3.5個月增長一倍,6年增長幾十萬倍以上。
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叢京生分析,推動AI的發展有兩個因素,一是因為互聯網的產生,互聯網產生之后有了大數據。第二,計算使AI無所不在,早期用的計算機,每秒鐘執行200萬到300萬指令,當AlexNet產生的時候CPU已經發展到多核,在一秒有一千億到兩千億的運算。再往下是用到GPU,又把這個能力提高了十倍到上百倍。因為計算能力的提高,讓今天的AI做到了無處不在。
2018年人工智能商業化應用嘗試已經遍及大多數行業,在上述報告中呈現的AI計算場景TOP應用排名的前幾位主要是互聯網、政府、醫療和金融。在具體行業方面,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
其中金融行業的AI應用最為典型,金融行業的數據量大,對數據處理精準度要求高。高盛集團的一位高管在2018年上半年透露,關于股票交易,在15年至20年前,高盛有500人在為股票做市,現在只剩下三個人,其余的工作已經全部被機器人所取代。
事實上2018年AI應用的熱門行業,還有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顯然工業領域的AI應用并未列入報告排名榜單。和金融行業不同,制造業領域的數據采集相對更有難度,特別是在中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還停留在推進兩化融合的階段,離智能時代還很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采訪報告參與方專家,其表示目前A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還比較早期,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應用,但是從長期來說,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巨大,也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待挖掘,對于企業來說,工業板塊也是布局重點。
報告稱,預計未來2-3年,人工智能在生物識別和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應用將會率先步入商業應用的成熟期;預計在未來5-10年,人工智能產業在智能家居和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也將逐步步入高速發展的產業窗口。
在算力方面,IDC報告顯示,2017年AI硬件銷售額同比增長235%,GPU、FPGA專用芯片和異構計算加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給深度神經網絡算法應用于大數據處理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