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向國會建議,禁止中國國有企業收購美國公司資產或是獲得美國公司的有效控制權。
USCC尖銳的反華投資建議
11月16日,USCC公布了向國會提交的2016年年度報告。
報告稱,中國企業經常得到國家資助,在競購美國技術資產方面很活躍。如果中國的國有企業獲得一個美國公司的有效控制,他將使用技術、情報和市場號召力為中國官方服務,這將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USCC建議修改法律,授權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阻止中國國有企業收購或以其他方式獲得的美國公司的有效控制。
USCC主席Dennis Shea在新聞發布會上言辭尖銳,稱“中國國有企業是中國政府的武器”。他說道:
“我們不希望美國政府在美國收購公司,為什么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在美國收購公司呢?”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直接投資有84%來自私營企業,但是該委員會指出,在中國國家控制和私人運營的界限很模糊。
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總額達到150億美元。2016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長到300億美元。中國公司,無論是國企和私營企業,在中國政府“走出去”的戰略下鼓勵下,加大了對中國政府認為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行業的對外投資。
但同時,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和反競爭法律,禁止外國企業參與到中國的廣泛經濟活動中去,并要求技術轉讓。報告稱,由于中國法律不明晰、行政執法不連貫、對國內企業優惠政策等等,美國公司發現越來越難在中國運營。
此外,報告還指出,USCC的另一擔憂是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持續擴大。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已經達到3657億美元,創下了新高。2016年頭八個月,美中貿易赤字已經達到2250億美元。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美國與對中國的累積貿易赤字達到3.5萬億美元。
據了解,USCC成立于2000年,是由美國財政部領導的,匯集包括五角大樓和美國國務院在內的政府各方官員。該委員會已經批評中國和美國行政部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議員的態度,他們關注著北京的一舉一動,從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部署到貿易投資。
當然,國會和白宮不需要按照委員會的建議去做。奧巴馬政府在與北京的關系上試圖保持平衡,從而維護商貿關系,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就全球問題進行合作。
特朗普會聽取這些意見嗎?
不過,隨著美國總統行將換屆,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變數。
路透社指出,專家組的報告一般是純粹的咨詢,可是這一次有所不同。他們是下一任總統特朗普的過度小組,幫助其指定外貿和外交政策,負責審查經濟和完全等關鍵位置的候選人。
專家組的這一政策很有可能對特朗普的胃口。特朗普在大選期間大肆抨擊中國,宣稱上任第一天將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45%的關稅,將給特朗普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
特朗普在一次辯論中曾抱怨一群中國投資者競購芝加哥股票交易所。這個小交易所在美國金融體系中運營著一個重要的市場。
此外,這份報告還呼吁政府調查外包給中國對美國國防工業的削弱程度有多大。USCC還建議立一項法案,要求美國商務部宣布中國“市場經濟”、限制對該國反傾銷關稅的任何相關動作都要得到國會的預先批準。
不過,另外一些官員也擔心,中國反過來會限制外國在中國的投資,并對美國的技術和金融企業進行限制。
目前還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把外國投資委員會當做限制中國收購的杠桿。一位曾就職財政部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官員表示,最新幾任美國總統都認為美國的開放投資政策對經濟至關重要,并專注于在其它方面施加經濟壓力來解決貿易糾紛。而且,特朗普本人就是一個主要的外國投資者。
根據Thomson Reuters 的數據,今年中企在美國收購案交易額達到創紀錄的645億美元,超過了中企在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交易額。
路透指出,進軍美國是中國出海狂潮的一部分,今年迄今為止中企海外并購案交易額已達到2000億美元,接近去年的兩倍。
外國投資委員會也對中企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讓中國買家有些措手不及。清華控股投資38億美元給西部數據就因此而流產。
目前可見的最新數據是,2014年中國共有24筆交易被調查,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調查的超過100筆交易中位列榜首。而且外國投資委員調查的大多數交易都會掛掉。
不過,路透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就成為中國在美投資的重大障礙。雖然被調查交易的總額在上升,可是被調查交易在所有交易的占比在下降。
先例:德國限制中國并購德企
無獨有偶,中國在德國的并購也同時碰了個硬釘子。中國企業收購德國高科技企業,引發德國政府“憂慮”。德國機器人生產商庫卡和芯片設備生產商愛思強均以此種方式被收購,引發德國對中國搶購德高科技企業的擔憂。
據外媒報道,德國政府計劃修改法律以阻止中國企業進一步收購德國高科技企業。
上述消息源自德國經濟和能源部國務秘書馬蒂亞斯 馬赫尼希的一份關鍵問題文件。該文件計劃修改法律,使歐盟和各成員國在非歐盟國家投資商收購本國企業時擁有廣泛的禁止權。如果收購方獲得了企業25%以上的投票權,即達到了擁有否決權的少數的界限值時,政府就應可以禁止收購方進一步收購企業股權。特別是當另一個國家介入收購時,禁止收購應視為合情合理。
馬赫尼希的文件中羅列了4種應受禁止的情況:一是受工業政策影響的投資;二是收購方享有國家津貼;三是另一國的國有企業要進行收購;四是來自其它國家的直接投資,但德國企業在這些國家卻只擁有有限的市場渠道。
日前愛思強的收購案已被德國政府叫停。另外一家中企中國三安光電對德國照明巨頭歐司朗子公司朗德萬斯(Ledvance)的收購也被叫停。
據新華社,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此前在回應德國類似“威脅論”時曾表示,“這些所謂的‘擔憂’‘威脅論’根本就站不住腳。部分中企海外并購的確開始走向中高端,并涉及到一些技術層面的并購,但這些并購涉及的更多只是一些對我們而言相對先進的技術,而完全沒有涉及到德國的關鍵、核心技術。其實,真正涉及安全、核心利益的技術德國本身已早有限制,也是買不來的,自然也就談不上威脅他們的核心工業利益。”
隨著歐美國家在并購政策上收緊,中國的海外收購將會受到較之前更多一些的限制。但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資本的流動是大勢所趨,加上中國在全球經濟當中的分量,會讓歐美各國在制定不利于中國的政策時投鼠忌器。因此,可以預見中國的出海熱還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