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三星在美國法院的專利大戰是全球媒體熱播的大劇,就在上個月,三星宣布同意向蘋果公司支付5.48億美元的專利侵權賠償金,這令不少中國企業一面追劇的同時也一面忐忑著,因為他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專利戰面前并沒有觀眾席。
尤其對目前正烈火烹油的互聯網行業來說更是如此。回顧整個2015年,各大互聯網企業專利軍備競賽如火如荼,搜狗訴百度17項專利侵權并總計索賠2.6億成中國互聯網專利侵權第一案。一切跡象均表明,目前潛在微妙下的步步驚心很快可能在2016年演變成互聯網企業專利戰的大爆發。
互聯網圈專利競賽趨烈
事實上,互聯網專利戰備競賽幾年前早已經在各巨頭間悄然展開。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年至2015年公開的數據顯示,六大互聯網公司(騰訊、360、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科技、金山)歷年已公開專利總量接近2萬件(數量為已公開專利量,各家公司近期部分已申請專利尚未公開)。其中騰訊、360和百度以累積公開專利申請7926件、4287件和3288件領跑全行業,而三巨頭累積授權發明專利已分別達到2056件、471件和388件。
僅2014年上述六大互聯網公司專利申請總量均超過千件。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日前公開的數據,2014年騰訊申請專利總量1706件,發明申請量達1447件;同年360的申請專利量達1448件,發明申請量達1255件。值得一提的是,兩公司發明申請量占比均超過八成。
然而,局面還在進一步白熱化。2014年12月,愛立信起訴小米專利侵權,要求禁止小米手機在印度銷售,并要求小米繳納GSM、EDGE和UMTS/WCDMA等技術標準相關的專利費。外行人很難想到,這一遠在印度的跨國訴訟深深刺痛了各大互聯網企業本就敏感的專利“神經”,從而觸發了整個互聯網行業知識產權專利申請量的突飛猛進。
僅以360公司為例,據媒體報道,2015年專利申請近3千件,其中八成以上是發明申請;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計授權專利總數突破1000件,再創歷史新高。
然而,在互聯網行業專利競賽日趨激烈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注意到,某些公司(如百度、小米、樂視等)存在授權量較低、同時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比例過高、結構不夠優化的問題,這些現象值得行業反思。
專利儲備越少越吃虧
小米科技的創始人雷軍曾經說過:“專利其實都是挖坑。”
對手挖坑你會不會跳?如果不跳不行怎么辦?你有沒有能力給對手挖坑?未來競爭對手亮出專利戰的軍刀,如何確保自己迎戰的不是短棒、板凳,或者蒼蠅拍?……這些問題促使中國互聯網企業越來越看重專利的價值。
專業人士分析,自電報與無線電時代以來,大多數的新技術市場都出現過專利訴訟,因為企業想要借此爭得競爭優勢。而專利持有量確實有助于防止遭受攻擊。正如擁有核武器可防止戰爭,龐大的專利組合可防止競爭對手發動訴訟,原因在于它意味著任何的攻擊都將遭遇具有同等破壞性的反攻。這一點,對于視“技術創新”為生命線的互聯網行業無疑具有更強烈的訴求。
專利權極強的壟斷力使傳統的成本戰、市場戰、公關戰等在專利戰巨大殺傷力面前弱爆。雷軍說過小米國際化最大難點是專利,為此小米在2012年曾立下3年申請1000件發明專利的目標。
雷軍老鄉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的步子則邁得更大。據了解,周鴻祎不僅親自捋袖申請過多項專利,且每年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均投入巨大。2013年以來360公司知識產權迅猛發展,累計申請專利7600多件,發明專利占比近9成,申請PCT國際專利678件,并連續三屆摘得中國專利獎,短短三年時間達到千件授權,不但在中關村企業中獨占鰲頭,異軍突起之勢也引發行業側目。
“不僅數量占優,且高價值、高水平的發明專利數量顯著占優,類似360這樣的專利儲備結構代表了互聯網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業內人士評價說,專利的質量和數量是共同決定專利戰勝負的因素,這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可忽視。
對所有互聯網公司來說,專利戰,有進無退。“在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卻擁有較少專利儲備的公司將會吃大虧”。
搜狗訴百度索賠2.6億
“從產品戰到專利戰,究竟有多遠?”2015年10月,搜狗用一紙訴狀回答了互聯網圈。
搜狗訴稱百度旗下的“百度輸入法”產品侵犯了由搜狗所享有的輸入法技術相關的專利,要求賠償總額高達人民幣2.6億元,由此被稱為“中國互聯網專利侵權第一案”。
專業人士認為,搜狗訴百度釋放出互聯網行業即將打響大規模專利戰的“苗頭”,各巨頭專利競賽中微妙的步步驚心很可能在2016年演變成互聯網企業的專利大戰。
據了解,競爭性專利戰會在多種情況下發生。第一種情況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中的挑戰者對領先者構成威脅,領先者必須用專利遏制對手;第二種情況相反,在市場上走弱的企業別無選擇之下很可能以專利作為逆襲武器;第三種情況就是競爭對手相持不下,專利打擊成為殺手锏的可能也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Facebook聲稱正仔細研究微信及其他同類應用,試圖打造一個類似的消費生態圈。當國外巨頭也開始掉頭學習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產品,這一信號不但表明,中國互聯網行業正逐步從模仿走向創新,也似乎釋放了一種可能性:不久的將來,也許中國企業也可以通過專利向外國巨無霸挑戰。
專業人士表示,在經歷了起步的蹣跚之后,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很快走上真正的創新之路。破繭而出的微信、開啟互聯網金融寶盒的余額寶、以O2O模式搶占國內團購和外賣市場的美團,無不讓用戶眼前一亮。但是僅憑模式創新在互聯網行業顯然遠遠不夠。以率先開啟殺毒軟件免費先河的360為例,僅憑免費顯然做不到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公司,其開發的第一個自主殺毒引擎360QVM、首創的白名單殺毒機制、及云主動安全防御等無不是國內外引起強烈影響的創新技術。而有了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后,如再能用專利加以保護,則必將使中國在為未來逆襲國外互聯網企業成為可能。
不可忽視的是,由于現行的專利制度是適應工業革命發展應運而生,因此,對于什么是技術、什么是創新高度的理解均帶有舊時代的印記。專業人士認為,制度本身的問題會使得專利戰的密集到來給法院帶來很多挑戰,比如賠償數額如何計算、證據如何收集、管轄如何確定等,均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